西夏儀式佛教的圖像——莫高窟第61窟熾盛光佛巡行圖的幾點思考
發(fā)布時間:2021-07-14 04:00
敦煌莫高窟第61窟甬道南北壁兩鋪大型熾盛光佛巡行圖壁畫,作為后期重繪的壁畫,對其時代的判定有元、西夏兩種觀點,其中持元代說者以"元代西夏遺民營建"說為代表,但經(jīng)仔細觀察畫面細節(jié),作些辨析,持主流意見的西夏說更能成立,而由西寧王速來蠻主導營建的說法,完全不能成立。作為熾盛光佛變相的特例,畫面反映出來的熾盛光佛巡行和本地僧團送、迎的場面,是重繪壁畫時受西夏儀式佛教影響的結果,是西夏佛教重實踐、重儀軌的圖像記憶。而熾盛光佛星曜信仰濃厚的國家傾向,結合西夏佛教的官方特色,以及西夏時期沙州所處的社會背景,可以看到西夏人在第61窟的重繪活動,實際有地方官府和佛教界對國家和地方消災祈福的強烈表達。
【文章來源】:四川文物.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20 頁
【部分圖文】:
黑水城出土夏漢合璧榜題繪畫
助緣僧榜題文字夏漢對譯,之前我們認為這一書寫方式當屬西夏時代特征,楊文則認為夏漢合璧形式主要流行于西夏統(tǒng)治時期,與史實不符,進而列舉元代以多體六字真言為代表的資料,認為西夏國時代,由于民族歧視政策的存在,漢人尤其是漢僧,社會地位低下,一般不會出現(xiàn)西夏文與漢文題銘合璧而書的情況,這一狀況直到元代才有所改變。圖二莫高窟第6 1 窟甬道北壁熾盛光佛回歸圖
圖一莫高窟第6 1 窟甬道南壁熾盛光佛出行圖按照楊文的觀點,西夏時期由于漢人、漢僧地位低下,影響了漢文的使用和流行。漢文在西夏的使用和流行可以說是歷史常識,似乎沒必要討論!段飨臅滦WC》卷一二:
本文編號:3283367
【文章來源】:四川文物.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20 頁
【部分圖文】:
黑水城出土夏漢合璧榜題繪畫
助緣僧榜題文字夏漢對譯,之前我們認為這一書寫方式當屬西夏時代特征,楊文則認為夏漢合璧形式主要流行于西夏統(tǒng)治時期,與史實不符,進而列舉元代以多體六字真言為代表的資料,認為西夏國時代,由于民族歧視政策的存在,漢人尤其是漢僧,社會地位低下,一般不會出現(xiàn)西夏文與漢文題銘合璧而書的情況,這一狀況直到元代才有所改變。圖二莫高窟第6 1 窟甬道北壁熾盛光佛回歸圖
圖一莫高窟第6 1 窟甬道南壁熾盛光佛出行圖按照楊文的觀點,西夏時期由于漢人、漢僧地位低下,影響了漢文的使用和流行。漢文在西夏的使用和流行可以說是歷史常識,似乎沒必要討論!段飨臅滦WC》卷一二:
本文編號:32833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28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