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下游地區(qū)漢晉五聯(lián)罐和魂瓶的考古學綜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8 03:28
五聯(lián)罐和魂瓶是中國東南部長江下游地區(qū)漢晉時期墓葬中的常見隨葬明器。其造型極為特殊,五聯(lián)罐基本特征為中間一大罐的肩部等距離堆附四只小罐,有的在肩腹間堆塑少量鳥獸和人物等內(nèi)容;而魂瓶在主體罐中間有明顯的凸棱,將其分為上下兩層,上部堆附四只小罐或小罐之變體(小亭),以及門闕樓閣、仙佛人像、飛鳥異獸、樂伎雜耍等題材,下部罐的頸腹間也有一些堆貼塑內(nèi)容。由于其造型獨特,又有不少形態(tài)復雜、內(nèi)容豐富的堆塑,為這類器物蒙上了濃厚的神秘色彩,對于研究當時的喪葬制度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五聯(lián)罐和魂瓶的考古類型學研究增加了不少難度。 本文通過對東漢迄止西晉時期的二百余件五聯(lián)罐和魂瓶的梳理和排隊,建立了該類器物的完整的考古學序列。五聯(lián)罐被劃分為兩個區(qū)域:古會稽區(qū)和古丹陽區(qū),兩個地區(qū)五聯(lián)罐出現(xiàn)的時代早晚和器型特征各不相同。古會稽區(qū)是五聯(lián)罐最早出現(xiàn)且演變軌跡最完整的區(qū)域,集中分布于浙江省北部的杭州灣沿岸和東部的沿海地帶,相當于漢代會稽郡轄區(qū),形態(tài)大致可分為五式,各式間承接自然,演變序列比較完整;古丹陽區(qū)是古會稽區(qū)五聯(lián)罐的波及區(qū),其分布大致以吳晉丹陽郡為中心。由于該地區(qū)不斷接受古會稽區(qū)...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9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例:10會no會m.會W△會V▲ID丹11令丹111.丹會地圖一各式五聯(lián)罐分布圖125
C型魂瓶分布圖12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四川錢樹和長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國南方發(fā)現(xiàn)的早期佛像札記[J]. 宿白. 文物. 2004(10)
[2]介紹一件西晉青瓷谷倉罐[J]. 張秀榮. 中原文物. 2004(02)
[3]貴州興仁縣交樂十九號漢墓[J]. 李飛. 考古. 2004(03)
[4]漢末流寓江東之廣陵人士與孫吳政權之關系考述[J]. 王永平.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01)
[5]東漢“西王母+佛教圖像”模式的初步考察[J]. 仝濤. 四川文物. 2003(06)
[6]孔望山摩崖造像研究總論[J]. 溫玉成. 敦煌研究. 2003(05)
[7]南京唐家山孫吳墓[J]. Nanjing Municipal Museum. 東南文化. 2001(11)
[8]吳地魂瓶上的佛像初探[J]. 鄒清泉. 美術研究. 2001(03)
[9]洛陽春都路西晉墓發(fā)掘簡報[J]. 黃吉軍. 文物. 2000(10)
[10]河南濟源市蓼塢漢墓[J]. 魏興濤. 華夏考古. 2000(03)
本文編號:3270762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9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例:10會no會m.會W△會V▲ID丹11令丹111.丹會地圖一各式五聯(lián)罐分布圖125
C型魂瓶分布圖12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四川錢樹和長江中下游部分器物上的佛像——中國南方發(fā)現(xiàn)的早期佛像札記[J]. 宿白. 文物. 2004(10)
[2]介紹一件西晉青瓷谷倉罐[J]. 張秀榮. 中原文物. 2004(02)
[3]貴州興仁縣交樂十九號漢墓[J]. 李飛. 考古. 2004(03)
[4]漢末流寓江東之廣陵人士與孫吳政權之關系考述[J]. 王永平.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01)
[5]東漢“西王母+佛教圖像”模式的初步考察[J]. 仝濤. 四川文物. 2003(06)
[6]孔望山摩崖造像研究總論[J]. 溫玉成. 敦煌研究. 2003(05)
[7]南京唐家山孫吳墓[J]. Nanjing Municipal Museum. 東南文化. 2001(11)
[8]吳地魂瓶上的佛像初探[J]. 鄒清泉. 美術研究. 2001(03)
[9]洛陽春都路西晉墓發(fā)掘簡報[J]. 黃吉軍. 文物. 2000(10)
[10]河南濟源市蓼塢漢墓[J]. 魏興濤. 華夏考古. 2000(03)
本文編號:32707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270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