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上半葉知識界對考古學與金石學關系的認識
發(fā)布時間:2021-03-19 11:54
考古學與金石學的關系問題牽涉甚廣而又至關重要,長期議而不決。特定學術(shù)語境中史學界的主流觀點是考古學和金石學既存在親緣關系,又有差異。同時,在中國考古學創(chuàng)建的具體實踐中,已有學人立足于研究方法與學科發(fā)展,強調(diào)考古學的獨立性,而與金石學立異。關于考古學與金石學關系的認知結(jié)果,是不同情境下中國考古學本體論的表達形式。而對這一認知過程的爬梳與分析,則構(gòu)成中國考古學史研究的一種路徑。
【文章來源】:博物院. 2020,(03)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一種認知史:討論考古學與金石學關系的意義
二、折衷新舊:20世紀上半葉知識界的主流認識
三、隔膜與標新:學術(shù)情境中的認知差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考古學的古典主義傳統(tǒng)及其當代意義[J]. 霍巍. 思想戰(zhàn)線. 2019(06)
[2]勤思敏行 道德文章——鞏啟明先生訪談錄[J]. 鞏啟明,肖宇. 南方文物. 2015(04)
[3]早期中國考古學的兩種器物分類和研究模式——以殷墟與斗雞臺為例[J]. 黃可佳. 殷都學刊. 2015(04)
[4]李濟考古學研究方法淺析[J]. 畢德廣. 文物春秋. 2015(03)
[5]作為科學的考古學[J]. 陳勝前,李彬森. 東南文化. 2015(02)
[6]中國考古學的歷史主義特征與傳統(tǒng)[J]. 張海. 華夏考古. 2011(04)
[7]當代西方考古學研究范式述評[J]. 陳勝前. 考古. 2011(10)
[8]20世紀中國考古學史研究述評[J]. 陳洪波. 中原文物. 2010(06)
[9]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報告中遺物分類思想的演變及其背景分析[J]. 劉斌,張婷. 文物. 2010(10)
[10]留學生與西方考古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J]. 徐玲.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4)
本文編號:3089522
【文章來源】:博物院. 2020,(03)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一種認知史:討論考古學與金石學關系的意義
二、折衷新舊:20世紀上半葉知識界的主流認識
三、隔膜與標新:學術(shù)情境中的認知差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考古學的古典主義傳統(tǒng)及其當代意義[J]. 霍巍. 思想戰(zhàn)線. 2019(06)
[2]勤思敏行 道德文章——鞏啟明先生訪談錄[J]. 鞏啟明,肖宇. 南方文物. 2015(04)
[3]早期中國考古學的兩種器物分類和研究模式——以殷墟與斗雞臺為例[J]. 黃可佳. 殷都學刊. 2015(04)
[4]李濟考古學研究方法淺析[J]. 畢德廣. 文物春秋. 2015(03)
[5]作為科學的考古學[J]. 陳勝前,李彬森. 東南文化. 2015(02)
[6]中國考古學的歷史主義特征與傳統(tǒng)[J]. 張海. 華夏考古. 2011(04)
[7]當代西方考古學研究范式述評[J]. 陳勝前. 考古. 2011(10)
[8]20世紀中國考古學史研究述評[J]. 陳洪波. 中原文物. 2010(06)
[9]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報告中遺物分類思想的演變及其背景分析[J]. 劉斌,張婷. 文物. 2010(10)
[10]留學生與西方考古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J]. 徐玲.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4)
本文編號:30895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08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