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書《要》篇“前羊而至者,弗羊而巧也”辨證
發(fā)布時(shí)間:2021-03-15 22:46
"前羊而至者,弗羊而巧也"的解讀,是帛書《易傳》研究中的一大疑難問題。它與"以此言取之"、"君子言以矩方也"以及"察其要者,不違其辭",話題一貫,前后相銜,意義統(tǒng)一。從這個(gè)角度看,"羊"當(dāng)讀為"屰",釋為"逆",與"不違其辭"之"違"同義。而"前羊而至者,弗羊而巧也",當(dāng)理解為"前面得出的所謂‘違逆’,不是違逆而是巧言",是孔子對(duì)言行關(guān)系認(rèn)識(shí)的具體呈現(xiàn)。
【文章來源】:天水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bào). 2020,40(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以此言取之”“君子言以矩方也”與“察其要者,不其辭”
(一)以此言取之
(二)君子言以矩方也
(三)察其要者,不其辭
二、前羊而至者,弗羊而巧也
(一)“前”與“至”
(二)“巧”與“羊”
三、結(jié)語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帛書《要》篇補(bǔ)釋[J]. 廖名春. 周易研究. 2012(05)
[2]馬王堆帛書《要》篇校讀[J]. 曹菁菁. 文獻(xiàn). 2012(01)
[3]帛書《要》篇新釋五則[J]. 劉彬. 周易研究. 2009(02)
[4]帛書《要》篇考釋[J]. 郭沂. 周易研究. 2004(04)
[5]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之《要》篇釋文(下)[J]. 池田知久,牛建科. 周易研究. 1997(03)
[6]“大衍之?dāng)?shù)”章與帛書《系辭》[J]. 廖名春. 中國(guó)文化. 1994(02)
[7]從帛書《易傳》看孔子之《易》教及其象數(shù)[J]. 鄧立光. 周易研究. 1994(03)
本文編號(hào):3084943
【文章來源】:天水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bào). 2020,40(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以此言取之”“君子言以矩方也”與“察其要者,不其辭”
(一)以此言取之
(二)君子言以矩方也
(三)察其要者,不其辭
二、前羊而至者,弗羊而巧也
(一)“前”與“至”
(二)“巧”與“羊”
三、結(jié)語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帛書《要》篇補(bǔ)釋[J]. 廖名春. 周易研究. 2012(05)
[2]馬王堆帛書《要》篇校讀[J]. 曹菁菁. 文獻(xiàn). 2012(01)
[3]帛書《要》篇新釋五則[J]. 劉彬. 周易研究. 2009(02)
[4]帛書《要》篇考釋[J]. 郭沂. 周易研究. 2004(04)
[5]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之《要》篇釋文(下)[J]. 池田知久,牛建科. 周易研究. 1997(03)
[6]“大衍之?dāng)?shù)”章與帛書《系辭》[J]. 廖名春. 中國(guó)文化. 1994(02)
[7]從帛書《易傳》看孔子之《易》教及其象數(shù)[J]. 鄧立光. 周易研究. 1994(03)
本文編號(hào):30849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0849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