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大保當漢代墓葬所反映的若干南匈奴問題研究
【學位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K878.8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前言
1.1 神木大保當漢代墓葬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概況
1.1.1 神木大保當漢代墓葬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掘
1.1.2 神木大保當漢代墓葬相關研究概況
1.2 南匈奴的相關研究現(xiàn)狀
1.2.1 南匈奴墓葬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
1.2.2 南匈奴歷史的相關研究概況
1.3 研究目的
2 大保當漢代墓葬文化因素分析
2.1 漢文化因素
2.1.1 墓葬形制
2.1.2 葬俗
2.1.3 隨葬器物
2.2 匈奴文化因素
2.2.1 葬俗
2.2.2 隨葬器物
2.3 畫像石
2.4 大保當漢代墓葬的文化性質、內(nèi)涵和特征
3 南匈奴相關問題研究
3.1 大保當城址
3.1.1 城址的使用年代
3.1.2 城址的性質
3.1.3 城址的文化因素分析
3.2 南匈奴墓葬所反映的南匈奴漢化問題
3.2.1 南匈奴墓葬所反映的南匈奴漢化過程
3.2.2 南匈奴漢化原因分析
3.3 南匈奴和匈奴的人類學分析
3.4 神木大保當漢代墓葬所反映出的南匈奴人社會生活狀況
4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莉;南匈奴"勝兵"性質新解[J];安徽史學;1999年04期
2 王平;;論東漢對南匈奴的政策[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朱泓;從扎賚諾爾漢代居民的體質差異探討鮮卑族的人種構成[J];北方文物;1989年02期
4 朱泓;人種學上的匈奴、鮮卑與契丹[J];北方文物;1994年02期
5 王乃昂;黃銀洲;何彤慧;馮文勇;隆浩;程弘毅;;鄂爾多斯高原古城夯層沙的環(huán)境解釋[J];地理學報;2006年09期
6 黃盛璋;關于博物館藏傳世漢匈奴語官印考[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6年04期
7 馬利清;宋遠茹;;內(nèi)蒙古準格爾旗大飯鋪墓地族屬和年代再探[J];北方文物;2009年01期
8 何天明;試論鮮卑族的遷徒及其社會進步[J];黑龍江民族叢刊;1994年03期
9 潘玲;西溝畔漢代墓地四號墓的年代及文化特征再探討[J];華夏考古;2004年02期
10 潘玲;;外貝加爾匈奴遺存的年代[J];華夏考古;2009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蔣璐;中國北方地區(qū)漢墓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何彤慧;毛烏素沙地歷史時期環(huán)境變化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3 馮文勇;鄂爾多斯高原及毗鄰地區(qū)歷史城市地理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4 吳松巖;早期鮮卑墓葬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閔海霞;匈奴發(fā)展史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靜;陜北漢畫像石研究[D];延安大學;2011年
2 劉興杰;兩漢時期漢匈間人口流遷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3 胡玉春;南匈奴附漢若干問題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5年
4 王平;論東漢對匈奴的政策[D];吉林大學;2006年
5 白茚駿;陜北榆林地區(qū)漢代城址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731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87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