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中飛天造型與服飾藝術(sh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11 21:56
【摘要】:在佛教傳播的過程中,其中的飛天藝術(shù)也依附于佛教傳入中國.在我國甘肅省敦煌地區(qū)的莫高窟中敦煌飛天以壁畫的形式出現(xiàn),所蘊含的意義濃縮著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來的文化精髓,隨著時間的流逝、朝代的更替,敦煌飛天藝術(shù)不斷的演變,其強大的生命力與獨具特色的魅力,影響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期望與追求。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內(nèi)涵與歷史積淀對我們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中華民族文化領域中,敦煌飛天具有獨特的代表性,從造型來看,敦煌飛天不僅反映出先人們對美有著獨特的定義,同時它的發(fā)展有著跨時代的意義,它的形象集聚著中國人的智慧,表達出古人對于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望。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其包含的價值與含義,值得我們細細品位與解讀。 因此本文對敦煌壁畫中飛天形象進行了研究,主要從造型與服飾的結(jié)合來入手,綜合歷史及當代的文化,對敦煌莫高窟壁畫中有關(guān)飛天造型及其服飾進行細致的分析。分別通過種類、樣式、穿著方式、搭配效果等方面對飛天的服飾進行具體的分析?偨Y(jié)出飛天形象衣著的不同款式和搭配效果,與其它地域的飛天形象進行對比論述。 整篇文章將通過四個重點章節(jié)對敦煌飛天的造型與服飾進行分析,第一個重點章節(jié)主要介紹飛天形象的文化淵源和歷史演變,然后分別從不同區(qū)域和國家對飛天形象的特點進行闡述,分析飛天形象每個階段的歷史背景和演變過程,以及它如何被傳入中國,第二個重點章節(jié)主要著重于敦煌莫高窟中的飛天形象,對其造型與服飾進行分析。從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不同朝代分別進行具體描寫。分析內(nèi)容包括飛天的姿態(tài)、造型、衣著及飾品等。由于隋唐時期的飛天形象最為豐富和精美,所以在唐代部分做了圖表式的歸納。第三及第四個重點詳細分析了敦煌飛天中服飾與造型的完美結(jié)合,并以繪圖與描述配合的方式對于飛天服飾的搭配方式進行歸納,最后分析了敦煌飛天的藝術(shù)之美的諸多方面,以及敦煌飛天藝術(shù)對于現(xiàn)代設計的影響。 本論文通過對不同時代敦煌飛天的造型與服飾進行分析和總結(jié),對飛天形象的各種服飾搭配方式進行歸納,完善了人們對于飛天形象服飾的了解與認識,分析了傳統(tǒng)的造型與服飾藝術(shù)給我們現(xiàn)代設計的啟示。希望本文可以對敦煌莫高窟中飛天形象的研究提供基礎性的資料和分析。在此基礎之上,我結(jié)合了平日所學有關(guān)服裝設計方面知識設計了一組服裝,靈感來源于敦煌壁畫以及飛天服飾。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把古代壁畫中的經(jīng)典進一步運用在我們的現(xiàn)代設計中。期望敦煌飛天的藝術(shù)文化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S941.1;K879.41
【圖文】:
“緊那羅”在梵文中意譯為天樂神。在印度寺廟中的緊那羅像。傳說中的緊那羅相貌端莊(圖2-2),聲音絕美。《慧琳音義》卷十一云:“真陀羅,古云緊那羅,音樂天也。有美妙音聲能作歌舞,男則馬首人身能歌,女則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與乾闥婆天為妻室也”[4]。緊那羅與乾達婆形影不離,和諧融洽,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同是服侍帝釋的樂神,負責為眾神在宮殿里演奏美麗的音樂。緊那羅者法樂,乾達婆者修樂。相傳于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chuàng)立了佛教
源于古老的印度神話,她是古印度神話中乾達婆和緊那羅兩位神靈的復合體。乾達婆(圖2-1)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yǎng)的神,會從身上發(fā)出濃冽的香氣!扒_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熬o那羅”在梵文中意譯為天樂神。在印度寺廟中的緊那羅像。傳說中的緊那羅相貌端莊(圖2-2),聲音絕美!痘哿找袅x》卷十一云:“真陀羅,古云緊那羅,音樂天也。有美妙音聲能作歌舞,男則馬首人身能歌,女則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與乾闥婆天為妻室也”[4]。緊那羅與乾達婆形影不離,和諧融洽,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同是服侍帝釋的樂神,負責為眾神在宮殿里演奏美麗的音樂。緊那羅者法樂
印度教的飛天
本文編號:2750980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S941.1;K879.41
【圖文】:
“緊那羅”在梵文中意譯為天樂神。在印度寺廟中的緊那羅像。傳說中的緊那羅相貌端莊(圖2-2),聲音絕美。《慧琳音義》卷十一云:“真陀羅,古云緊那羅,音樂天也。有美妙音聲能作歌舞,男則馬首人身能歌,女則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與乾闥婆天為妻室也”[4]。緊那羅與乾達婆形影不離,和諧融洽,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同是服侍帝釋的樂神,負責為眾神在宮殿里演奏美麗的音樂。緊那羅者法樂,乾達婆者修樂。相傳于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chuàng)立了佛教
源于古老的印度神話,她是古印度神話中乾達婆和緊那羅兩位神靈的復合體。乾達婆(圖2-1)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yǎng)的神,會從身上發(fā)出濃冽的香氣!扒_婆”在梵語中又是“變幻莫測”的意思。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熬o那羅”在梵文中意譯為天樂神。在印度寺廟中的緊那羅像。傳說中的緊那羅相貌端莊(圖2-2),聲音絕美!痘哿找袅x》卷十一云:“真陀羅,古云緊那羅,音樂天也。有美妙音聲能作歌舞,男則馬首人身能歌,女則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與乾闥婆天為妻室也”[4]。緊那羅與乾達婆形影不離,和諧融洽,是一對恩愛夫妻。他們同是服侍帝釋的樂神,負責為眾神在宮殿里演奏美麗的音樂。緊那羅者法樂
印度教的飛天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其瓊;;敦煌壁畫的臨摹與研究[J];敦煌研究;2008年04期
2 王亦慧;;淺談敦煌飛天的時代特色[J];絲綢之路;2010年12期
本文編號:27509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75098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