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石刻文獻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0 07:29
【摘要】:本文通過對宋代石刻文獻學的文化背景、學術淵源的論述來探討其發(fā)生的原因,并梳理與總結宋代石刻文獻學在著錄、?薄⒖紦(jù)方面的成就,評估其對后世學術的垂范意義。全文分六個部分:第一章旨在解釋“宋代石刻文獻學”的相關概念并綜述研究現(xiàn)狀,首先集中梳理“宋代石刻文獻學”相關概念,對“石刻文獻”與“石刻文獻學”、“宋代石刻之文獻學研究”與“宋代石刻文獻學研究”、“金石學”與“石刻文獻學”這三組所指有交叉重合的概念略作辨析與界定;對宋代石刻文獻學研究作簡要的學術史回顧,并評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得失。第二章重點評價宋代石刻文獻學研究中與音韻、文字相關的研究情況,以《金石錄》、《隸釋》等為中心,著重于宋人對石刻文字的研究。同時,從宋代石刻題跋與筆記中鉤沉出宋人古音學觀點,評析“葉韻說”對宋代學人釋讀碑刻的影響。第三章評述宋代石刻文獻中所見之?睂W研究,主要以《集古錄跋尾》、《金石錄》與《隸釋》卷十四,《廣川書跋》卷五,以及其他各種題跋筆記為中心,評述宋人石刻研究中正訂經(jīng)文、?奔吭娢牡某删,兼及館閣校勘之制對治石刻者的學術訓練,宋學風氣對宋人石刻?敝绊懙鹊取5谒恼玛P注宋代石刻文獻研究中所見之歷史考證成就,通過評析歐、趙、洪諸家對歷史紀年、人物、官制的考證,冀望能夠從中略窺宋人博物洽聞的精神追求、覽古憂時的現(xiàn)實關懷與崇尚辨?zhèn)慰夹诺膶W術風氣之一二,并評估宋人石刻之學對史學研究材料拓寬與方法革新的意義及其局限性。第五章從宋人石刻題跋中發(fā)掘宋人在研究石刻文字遺跡時涉及到的書法評騭內容,深入了解他們的書法觀念,分析他們的評價標準,進而考察他們的評斷對古代書法批評、藝術觀念的推動與演進所起到的作用,藉此銓衡他們的論點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書法史的發(fā)展。第六章總結宋代石刻文獻研究之得失與影響,首先對前賢對宋人石刻研究的評價進行辨析,而后在肯定宋人石刻研究成就與影響的基礎上,揭示其紕漏、弊病與方法上之問題,并將之與清人石刻文獻研究相比較,從中探討宋清學術之異同,著力于辨析“謂為有宋一代之學”的宋代石刻文獻學在正反兩方面對后世學術的影響。
【圖文】:
圖 3(《北齊大安樂寺碑跋》,清盧見曾雅雨堂精寫刻本《金石錄》“六朝碑中長與萇,僗與壯多通用”觀點)按 長μ、 萇μ, 壯μ、 僗μ通用現(xiàn)象,應當視為漢魏六朝人普遍使典型例證。其實字失六書、小學退化在西漢末葉已肇其端,漢平帝時王通“逸禮、古書、天文、圖讖……小學《史篇》”等“異能之士”,,通曉為有“異能”,可見此時小學已見衰微。后來更由于國家動亂以及隸書沖擊、滲透等影響,作為字學正源的篆籀正體也面臨著萎縮和變異,許云“今雖有《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莫達其說久矣!贝锹柭犞
(“真?zhèn)H”、“瘞爾”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877.4
【圖文】:
圖 3(《北齊大安樂寺碑跋》,清盧見曾雅雨堂精寫刻本《金石錄》“六朝碑中長與萇,僗與壯多通用”觀點)按 長μ、 萇μ, 壯μ、 僗μ通用現(xiàn)象,應當視為漢魏六朝人普遍使典型例證。其實字失六書、小學退化在西漢末葉已肇其端,漢平帝時王通“逸禮、古書、天文、圖讖……小學《史篇》”等“異能之士”,,通曉為有“異能”,可見此時小學已見衰微。后來更由于國家動亂以及隸書沖擊、滲透等影響,作為字學正源的篆籀正體也面臨著萎縮和變異,許云“今雖有《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莫達其說久矣!贝锹柭犞
(“真?zhèn)H”、“瘞爾”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87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魏斌;;單名與雙名:漢晉南方人名的變遷及其意義[J];歷史研究;201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慧斌;宋代制度層面的書法史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王力春;漢魏南北朝石刻書人考辨[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邵沖;《寶刻叢編》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2 魏奕元;《隸釋》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3 王東營;黃伯思《東觀余論》(書法部分)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孟祥暉;董
本文編號:26722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67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