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河流域漢晉墓葬文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1-21 03:48
【摘要】:孔雀河流域因其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輝煌的綠洲文明,成為西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漢晉時期,樓蘭國、尉犁國、渠犁國和山國憑借孔雀河豐富的水資源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明,而遺留至今的墓葬是孔雀河流域文明的重要見證。營盤漢晉墓地、樓蘭城郊古墓群和羅布泊西北漢晉墓地因保存較為完好、出土隨葬品較為豐富,成為孔雀河流域漢晉墓葬的典型代表。通過墓葬的形制以及出土的隨葬品,我們了解到孔雀河流域生活著不同種群的居民,包括姑師人、漢人、匈奴人、貴霜大月氏人、羌人等,他們雜居在一起,經(jīng)營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和商業(yè)。同時,出土的隨葬品也反映出當?shù)厣钍芪鞣焦诺湮幕⑽鱽、中亞等域外文化和中原漢文化的影響,當然孔雀河也保留著其獨具特色的土著文化。漢晉時期孔雀河流域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與其自身的地理位置以及當時的政治格局是分不開的:樓蘭、營盤處于絲綢之路的要道上,是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必經(jīng)之地;亞歷山大東征以及貴霜大月氏人的東遷,將希臘、羅馬、波斯、犍陀羅等文化帶入孔雀河流域;與此同時,中原王朝經(jīng)略西域,漢文化也進入這里。孔雀河流域在東西方帝國并進的過程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孔雀河流域漢晉時期的墓葬作為“地下之新材料”,是史書記載的重要補充,也是這一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的重要參考資料。
【圖文】:
1歷史上,孔雀河水源充足,清澈的河水滋潤著兩岸的土地,,孕育出璀璨的綠洲文明。至今,河流的沿岸和中下游沖積平原上遺存的大量墓葬,成為這一地區(qū)文明的重要見證?兹负佑址Q“飲馬河”,相傳東漢班超討伐焉耆國時曾飲馬于此。河水來源于博斯騰湖,作為博斯騰湖的唯一出水口,孔雀河河水豐富。2河水從博斯騰湖向西南流,穿越焉耆盆地,流經(jīng)溝通天山南北的鐵門關(guān),進入塔里木盆地,貫穿現(xiàn)在的庫爾勒市和尉犁縣,沿著庫魯克山南麓東南流,最終注入羅布泊。最早關(guān)于孔雀河的記載,始于先秦時期!渡胶=(jīng)》:“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應(yīng)為“東”)流注于l言蟆!
本文編號:2563818
【圖文】:
1歷史上,孔雀河水源充足,清澈的河水滋潤著兩岸的土地,,孕育出璀璨的綠洲文明。至今,河流的沿岸和中下游沖積平原上遺存的大量墓葬,成為這一地區(qū)文明的重要見證?兹负佑址Q“飲馬河”,相傳東漢班超討伐焉耆國時曾飲馬于此。河水來源于博斯騰湖,作為博斯騰湖的唯一出水口,孔雀河河水豐富。2河水從博斯騰湖向西南流,穿越焉耆盆地,流經(jīng)溝通天山南北的鐵門關(guān),進入塔里木盆地,貫穿現(xiàn)在的庫爾勒市和尉犁縣,沿著庫魯克山南麓東南流,最終注入羅布泊。最早關(guān)于孔雀河的記載,始于先秦時期!渡胶=(jīng)》:“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應(yīng)為“東”)流注于l言蟆!
本文編號:25638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56381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