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友鼎相關問題考證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雨;;多友鼎銘的時代與地名考訂[J];考古;1983年02期
2 呂樹芝;;西周多友鼎[J];歷史教學;1985年10期
3 田醒農(nóng) ,雒忠如;多友鼎的發(fā)現(xiàn)及其銘文試釋[J];人文雜志;1981年04期
4 李學勤;論多友鼎的時代及意義[J];人文雜志;1981年06期
5 郭敬書;趙安杰;;靈寶縣發(fā)現(xiàn)春秋銅簋一件[J];文物;1982年04期
6 朱鳳瀚;;柞伯鼎與周公南征[J];文物;2006年05期
7 彭裕商;謚法探源[J];中國史研究;1999年01期
8 黃盛璋;;關于柞伯鼎關鍵問題質(zhì)疑解難[J];中原文物;2011年05期
9 李建生;王金平;;周伐獫狁與“長父侯于楊”相關問題[J];中原文物;2012年01期
10 白軍鵬;;《周伐獫狁與“長父侯于楊”相關問題》一處引文失誤[J];中原文物;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振謙;;齊系陶文考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2 吳良寶;;戰(zhàn)國韓魏銘文考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3 武振玉;;殷周金文中的征戰(zhàn)類動詞[J];北方論叢;2009年04期
4 羅衛(wèi)東;;讀《五年t1生尊》銘文札記[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王宏波;;李R愕拿啤浴洞嗆!防頡閭踉鍪沃ㄒ閇J];寶雞社會科學;2001年03期
6 武振玉;;先秦時期的“賞”、“賜”之別[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7 武振玉;;兩周金文嘆詞初論[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8 崔南圭;;西周青銅器蓋銘器銘之異文[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11期
9 武振玉;;殷周金文范圍副詞釋論[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吳紅松;;西周金文名物考釋三則[J];滁州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田靜;史黨社;;獫狁、烏氏的地域及文化散論[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八輯下冊)——中國古都學會2001年年會暨赤峰遼王朝故都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范常喜;;《儀禮》鄭注“古文”研究疏失舉隅[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C];2009年
3 黃錫全;;新見古文字材料與古代貨幣研究中之疑難問題舉要[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五輯)[C];2010年
4 劉志虎;;鬼方、(犭嚴)狁同為塞種說[A];周秦社會與文化研究——紀念中國先秦史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廟軍;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符號[D];南開大學;2010年
2 姚曉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郭國權;清代金文研究}湂諿D];吉林大學;2011年
4 郝建杰;《詩經(jīng)·國風》地域性考論[D];上海大學;2011年
5 陳朝霞;楚國西部疆域演變與民族融合[D];武漢大學;2011年
6 李a,
本文編號:25619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56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