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9月—12月,南京大學考古隊在磨盤山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考古發(fā)掘,通過對出土遺物的分析,發(fā)現(xiàn)該遺址的文化地層年代分別為商周文化時期、良渚文化時期、崧澤文化時期和馬家浜文化時期,發(fā)現(xiàn)的遺跡有墓葬、灰坑、房址、灰溝等,主要以崧澤文化時期的墓葬遺跡為主,本文使用的即為這批墓葬資料。第一章,緒論本章分為三個部分:首先介紹了遺址的地理位置和環(huán)境。其次簡述了發(fā)掘工作以及地層堆積情況。最后,因為該批墓葬材料涉及到的年代有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三個時期,因此對相關(guān)認識的研究進行了梳理。第二章,墓葬器物研究本章分為五個部分:本章前兩個部分簡單介紹了墓葬的基本情況并且詳細介紹了墓葬隨葬品的情況。進而從墓葬中常見的器物組合形式,簡單討論了該遺址的墓葬習俗,筆者認為當時的人們因為日常多使用鼎、豆、罐和石錛等器物,所以隨葬時也將其一起埋葬,并且可能有將破損器物埋葬的習慣。此外,在晚期某個階段,該地區(qū)的人們可能有專門制造冥器的習慣,這種習慣可能也是文化交流的結(jié)果。隨后將隨葬器物同崧澤文化各遺址的器物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磨盤山遺址發(fā)現(xiàn)的這批墓葬器物的年代,除了少量可能為馬家浜文化時期和良渚文化時期外,主要是崧澤文化時期的,且集中在晚期。除此以外,筆者發(fā)現(xiàn)屬于崧澤文化的墓葬器物的器型同南河浜遺址的器物器型有較多相似之處,因此筆者推測磨盤山遺址可能受到該遺址的影響較大,可能存在一條經(jīng)太湖南部的文化傳播之路。最后在前人對崧澤文化分期斷代的研究基礎(chǔ)之上,結(jié)合墓葬的打破關(guān)系,將部分器物進行分型分式,將相關(guān)墓葬年代劃分為崧澤文化晚期早段和晚期晚段,其中每段又各分為兩個小階段。第三章,與薛家崗文化的關(guān)系本章分為兩個部分:考古學文化除了自身在不斷發(fā)展的之外,同周邊地區(qū)的考古文化總是會有些許交流的。磨盤山遺址位于安徽省東南部,根據(jù)器物類型推斷應該屬于崧澤文化的一部分,而同時代的西部也存在一只重要的考古學文化那就是薛家崗文化。因此首先簡單介紹了薛家崗文化。薛家崗文化同崧澤文化有著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不僅體現(xiàn)在一些器物的裝飾風格上,還在器物造型上有相似之處。但是通過進一步的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的影響程度并不一樣。崧澤文化對薛家崗文化的影響主要集中在薛家崗文化的早期和中期前段,從中期后段開始,崧澤文化對薛家崗文化的影響相對不再明顯,主要的表現(xiàn)是薛家崗文化早期和中期前段含有崧澤文化因素的陶器數(shù)量最多,越往后,薛家崗文化中含有崧澤文化因素的陶器數(shù)量就越少。而薛家崗文化對崧澤文化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晚期,因為在崧澤文化中期則幾乎難以見到含有薛家崗文化因素的陶器,直到后期才有少量發(fā)現(xiàn)。這兩個文化之間存在著長期的交流,而磨盤山位于兩個文化的中間,也很可能受到文化交流的影響。通過器物比較,筆者認為當時磨盤山地區(qū)確實受到了兩種文化的影響,只是崧澤文化的影響更大,所以器物呈現(xiàn)的崧澤文化因素較多。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K878.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周德;袁長江;;拉薩磨盤山關(guān)帝廟[J];文博;1986年05期
2 姜福新;磨盤山島[J];中國釣魚;2005年09期
3 張永謙;磨盤山奇遇[J];中國釣魚;2004年03期
4 何建安;;花海磨盤山(外一篇)[J];云南檔案;2007年02期
5 聶魯;;磨盤山之魂[J];邊疆文學;1999年05期
6 康志杰;;湖北磨盤山基督徒移民研究[J];暨南史學;2003年00期
7 楊守者;孫玉林;;磨盤山中育樹人——記阿城市玉泉鎮(zhèn)磨盤山園藝示范場場長樊淑艷[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1年05期
8 毛毛;;雪堆白的傳人[J];中華手工;2011年05期
9 康志杰;關(guān)于湖北磨盤山神權(quán)社會的考察[J];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03期
10 陳振中;;啊,森林湖[J];邊疆文學;1998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白建宏;;哈爾濱市磨盤山水利樞紐工程水土保持監(jiān)測探討[A];全國第二屆水土保持監(jiān)測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鄧鳳濱邋記者 胡占富;過半市民年內(nèi)有望喝上磨盤山水[N];哈爾濱日報;2007年
2 記者 薛婧;磨盤山水源地保護擺上日程[N];黑龍江日報;2006年
3 記者 薛婧 李天池;60萬哈爾濱人喝上磨盤山水[N];黑龍江日報;2007年
4 記者 薛婧;哈爾濱六十萬市民喝上磨盤山水[N];黑龍江日報;2007年
5 記者 牛澤剛;磨盤山電站開工建設[N];延邊日報;2007年
6 記者 胡占富;磨盤山供水二期開始打壓試水[N];哈爾濱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胡占富;400萬冰城市民共飲磨盤山水[N];哈爾濱日報;2009年
8 薛婧;磨盤山,,50億會不會打水漂?[N];黑龍江日報;2004年
9 劉曉豐 薛婧 馬秀芬;別讓磨盤山變成“洗腳盆”[N];黑龍江日報;2004年
10 彭s
本文編號:23623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36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