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地區(qū)西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0-23 11:15
【摘要】:長江中游地區(qū)西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研究是一個龐大的母課題,其中,框架體系研究(即確定每個遺存的文化性質(zhì)、類別及所處的時空范圍)是其他一切研究的基礎,也是眼下當務之急。本文通過對長江中游西周時期出土的陶器和銅器的分別研究,將各自構建的兩大體系進行相互對應與關聯(lián),最終整合出整個長江中游地區(qū)西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的框架體系。 本文結構如下: 緒論部分,闡述選題意義,回顧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概況,并就本文的研究范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些新概念等進行說明。 第一章,商時期文化概述。本章將商時期文化遺存分為典型商文化和地方文化遺存兩大類,以典型商文化為主線,對二里岡上層至殷墟早期長江中游地區(qū)的文化遺存進行了綜述,并歸納出商文化的控制范圍。典型商文化退去后,地方文化的非平衡性發(fā)展,正是周文化進入前的格局,這為后文探討西周時期考古學文化作了鋪墊。 第二章,西周時期考古遺存分類及序列研究。本章先據(jù)陶器組合等特點對各區(qū)內(nèi)文化遺存進行分類,再通過陶器的譜系研究,對各類遺存進行詳細的分期與年代、文化面貌與性質(zhì)等討論,從而建立了各區(qū)的編年序列。根據(jù)各序列間的對比與串聯(lián),基本建立了西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的時空框架,同時還總結出各區(qū)文化發(fā)展的共同階段性特點,即各區(qū)幾乎均包含典型商文化(影響)、地方文化及周文化體系這三大階段。 第三章,西周時期各考古學文化遺存間的關系探討。本章根據(jù)各區(qū)陶器時空框架的研究,將遺存分為非周文化體系和周文化體系兩大類別。隨后探討了非周文化體系中各文化遺存間的關系,并按陶器組合間的關聯(lián)將其分為若干大小文化圈;對周文化體系下遺存進行亞型劃分,并探討了各類型周文化在各區(qū)進入的時間差異和它們對地方文化整合方式的異同;最后探討了非周文化與周文化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整合與被整合以及并行發(fā)展與相互影響兩種。 第四章,西周時期青銅器研究。本章先對西周時期青銅器發(fā)現(xiàn)與出土進行綜述;在先不考慮銘文的情況下,對各典型單位進行器物組合、形制、紋飾等多方面研究,并確定其年代;根據(jù)組合特點及年代的結果,將以典型單位為代表的銅器群按照整體特點分為兩組三群,即甲組A群重禮商系青銅器群、甲組B群禮樂并重商系青銅器群以及乙組周系銅器群,并確定了它們各自對應的時空范圍;最后將這些組群與考古學文化進行關聯(lián)與對應。 第五章,相關問題討論。本章首先對該構建框架體系所運用的相關的理論與方法進行總結,隨后研究了商、周兩代王朝控制的范圍及其體系內(nèi)部的差異,并將之進行對比,提出了差異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王朝對長江中游經(jīng)略目的的不同。我們研究了商周王朝規(guī)范的更替過程,歸納了周王朝對長江中游的經(jīng)略。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就商周對鄂東南銅礦的爭取、殷遺民、早期楚、西周時期的鄂國、漢陽諸姬的分封等問題進行了考古學的觀察與討論,并提出了我們的觀點。 結語部分,總結了本文在理論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運用、基礎框架的構建、學術問題的研究等三方面的主要成果,同時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對后續(xù)研究做出展望。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K871.3
本文編號:2289065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K87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雷芬;株洲白關西周晚期越人墓出土的青銅器[J];湖南考古輯刊;1999年00期
2 張昌平;;夏商時期中原與長江中游地區(qū)的文化聯(lián)系[J];華夏考古;2006年03期
3 黃尚明;楚文化的西漸歷程——兼論楚文化的“峽區(qū)類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4 俞偉超;關于楚文化發(fā)展的新探索[J];江漢考古;1980年01期
5 余從新;安陸縣曬書臺商周遺址試掘[J];江漢考古;1980年01期
6 程欣人;隨縣m⒀舫鐾臉、曾、息青铜器[J];江漢考古;1980年01期
7 陳賢一;江陵張家山遺址的試掘與探索[J];江漢考古;1980年02期
8 熊卜發(fā) ,劉志升;大悟發(fā)現(xiàn)編鐘等銅器[J];江漢考古;1980年02期
9 王少泉;隨縣出土西周青銅單掛尊[J];江漢考古;1981年S1期
10 夏鼐;;楚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J];江漢考古;198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于孟洲;峽江地區(qū)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朱繼平;鄂東楚文化的歷史進程與特征[D];武漢大學;2005年
2 張琳;商周青銅鐃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22890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28906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