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騎”考——借助漢代畫像資料的探索
[Abstract]:The literature records and image remains show that there is a special mysterious combination of "monkey" and "horse"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This kind of cultural existence and its idea background influence is very long ago, its intrinsic cultural symbol significance and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re worthy of further discussion. The records of ape riding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hould belong to the same cultural the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portraits of the Han Dynasty, we can see that this kind of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already occurred in the Han Dynasty. The study and discussion of this problem sh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ncient recreation lif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people and anim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terinary medicine and witchcraft, as well as some mystical phenomena in the field of traffic culture.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基金】: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中國古代交通史研究”(10XNL001)成果
【分類號】:K879.4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陽;;論漢畫像舞蹈形象的身體語言特征[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于濤;;從漢畫像看漢代舞蹈的綜藝形式[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李智;;漢畫像石中鳥魚組合的圖像學意義[J];大連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4 劉克;;拒斥與接受:出土東漢佛教題材畫像的整理與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5 徐祈豐;;山東漢畫像石藝術(shù)風格初探[J];大眾文藝;2011年23期
6 鄭先興;;論漢代的伏羲女媧信仰(上)[J];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吳瓊;;論漢代楚地樂舞之承襲與嬗變[J];北方音樂;2013年04期
8 王海鷗;郭玲玲;;漢畫像石藝術(shù)的寫意性趨向[J];大舞臺;2014年07期
9 馬筱;;漢畫像石藝術(shù)中的裝飾紋樣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10 董慶濤;;論漢代畫像石(磚)的美的形態(tài)[J];黑龍江史志;200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明皓;;淺析高句麗古墳壁畫中的建筑結(jié)構(gòu)[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十一輯(2011年中國建筑史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蘭州理工大學學報第37卷)[C];2011年
2 鄭先興;;從漢畫神樹看樹木在古代社會生活中的文化價值[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牛天偉;;漢墓“伏羲、女媧”畫像辯證——與孟慶利先生商榷[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趙唯;王慶生;;從漢畫像看漢代的儺文化[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宋艷萍;;四川與山東漢代畫像比較研究[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金桂蓮;;從鼓的起源看漢代樂舞百戲畫像的思想內(nèi)涵[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王同海;;漢畫“魚車圖”再釋[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周欲曉;周朝輝;;刀筆下的精神救助——論災難對漢畫的影響[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曹新洲;;試論漢畫像石中云紋的功能意義[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江繼甚;;濟寧地區(qū)漢畫像石藝術(shù)研究[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林;石室丹青[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1年
2 王娟;漢代畫像石的審美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3 劉海宇;山東漢代碑刻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4 顧黎明;線論[D];中國美術(shù)學院;2009年
5 趙新平;漢馬圖像形式研究[D];西安美術(shù)學院;2010年
6 趙振宇;中國繪畫地理態(tài)勢與演進[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3年
7 高子期;秦漢闕論[D];西安美術(shù)學院;2013年
8 吳佩英;陜北東漢畫像石研究[D];上海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菲之;漢代石刻的浮雕技法在裝飾作品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曉飛;場景與圖像[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1年
3 芮釗;《獨斷》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聶秀明;晉西與陜北漢畫像石承傳關(guān)系初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柯曙光;漢墓樂懸及其禮樂文化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靜;陜北漢畫像石研究[D];延安大學;2011年
7 梁昭;“亂神”與“祖先”——漢苗傳說中的蚩尤形象比較[D];四川大學;2004年
8 王瑞芹;論徐州漢畫像的意象造型對現(xiàn)代壁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6年
9 劉航;漢唐樂府中的樂器、樂隊及演變[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8年
10 韓帥;漢代旌表制度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金造;;懰笏[J];文史哲;1957年09期
2 張如蘭;;綠竹猗猗 神乎其技 漫話竹刻藝術(shù)[J];收藏家;1995年06期
3 翟滿桂;蔡自新;;關(guān)于上古傳說時代文明嬗演的現(xiàn)代解讀[J];求索;2007年12期
4 任乃強;《山海經(jīng)》釋名[J];文史雜志;1987年03期
5 沈剛;讀《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4年06期
6 陳建軍;;從饕餮紋說起[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shù)版);2005年03期
7 呂昕娛;;紅山文化經(jīng)濟形態(tài)述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8期
8 李孝遷;;西方考古學“三期論”傳入考[J];學術(shù)研究;2011年02期
9 胡遠鵬;近五十年來的《山海經(jīng)》研究回眸[J];武漢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10 朱亞蓉;試論三星堆眼形器的內(nèi)涵[J];四川文物;2002年0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李子;風景依稀識故鄉(xiāng)[N];中國建設(shè)報;2006年
2 張文彬;“仰韶文化”發(fā)現(xiàn)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N];中國文物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邵英;古文字形體考古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戴沖;從玉的宗教功能及演變看長江下游文明的起源[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1578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15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