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公交線路查詢_《蘇州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徐州漢畫像石裝飾藝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蘇州大學》 2006年
徐州漢畫像石裝飾藝術研究
侯曉宇
【摘要】:漢畫像石是漢代在墓室、祠堂、墓闕等建筑上雕刻畫像的建筑構石,是古代為喪葬禮俗服務的一種石刻藝術。它產(chǎn)生于西漢中期,至西漢晚期得到迅速發(fā)展,東漢中期以后達到鼎盛,衰退于魏晉。 漢畫像石寄托了漢代人升天的愿望,其圖像更是一種有代表性的裝飾。它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經(jīng)過藝術加工,使其造型、構圖等適用審美原則。是實用與裝飾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它不僅在形象思維上解決裝飾造型的基本問題,而且能夠全面遵循藝術形式美的規(guī)律。本文在此嘗試以徐州漢代畫像石為契點對其裝飾藝術進行研究,從裝飾圖案檔題材內容、造型規(guī)律、雕刻技法等方面進行闡述,分析它產(chǎn)生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的源流,同時與生產(chǎn)力水平、文化淵源等因素相互印證。 研究方法以實地考察為主,結合文獻資料和前人研究成果,,運用歷史學、地理學、美學、設計學等學科理論,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歸納,并結合圖片撰寫此文。 徐州在中華文化史上地位比較特殊,特別是漢代,作為開國皇帝劉邦的故里,在當時的地位舉足輕重,徐州漢畫像石因為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地位,產(chǎn)生了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藝術風格。同時比較徐州漢畫像石與周邊地區(qū)漢畫像石之間的交叉聯(lián)系。徐州漢畫像石的風格對周邊地區(qū)的漢畫像石風格有過輻射,周邊地區(qū)的表現(xiàn)風格也對徐州漢畫像石起過一定影響作用。這種互動交融,造就了徐州漢畫像石裝飾藝術的成熟。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K879.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健;深沉豪放 悠遠博大——徐州漢畫像石藝術[J];文史雜志;1997年06期
2 武利華;;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J];風景名勝;2000年04期
3 利人;;徐州漢畫像石[J];中學歷史教學研究;2001年02期
4 劉靜晶;;徐州漢畫像石中的神話研究[J];藝術百家;2005年06期
5 孟強;耿建軍;;徐州發(fā)現(xiàn)一批散存漢畫像石[J];文物;1996年05期
6 趙詠維;;徐州漢畫像石與中國戲曲[J];東南文化;2010年02期
7 任愚穎;劉水;;徐州:楚風漢韻撲面來[J];時代潮;2002年09期
8 林征;李妮;;畫像石及其藝術特色——淺析徐州漢畫像石及其藝術特色[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9 廖靜好;;話說漢畫像石拓片收藏[J];收藏界;2006年08期
10 金桂蓮;杜全山;;南陽漢畫像石[J];集郵博覽;2008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利榮;;徐州漢代畫像石藝術風格芻論[A];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2 金愛秀;;漢畫像的創(chuàng)作心理[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劉冰;;從漢畫像石看生存到娛樂的轉變[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趙唯;王慶生;;從漢畫像看漢代的儺文化[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董良敏;;“神人操蛇”漢畫像石考釋[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劉立光;;漢畫像中的儒家思想淺探[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王瑞峰;;從漢畫像石看漢代的陰陽觀[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朱存明;;論漢畫像中天地觀念的民俗性[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張宇曉;;婆娑弄姿融古風 飛揚浪漫匯漢韻——淺析漢畫像中的盤鼓舞[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楊愛國;;山東漢畫像石上孔門弟子圖的啟示[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蘇彤暉 實習生 張麗瑋;[N];徐州日報;2006年
2 廖靜好;[N];中國旅游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劉蘇;[N];徐州日報;2010年
4 記者 高云天 彭春祥;[N];徐州日報;2010年
5 徐州博物館 吳玲;[N];中國文物報;2005年
6 廖靜好;[N];中國旅游報;2005年
7 李力;[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8 廖靜好;[N];中國文物報;2001年
9 王緒華;[N];光明日報;2003年
10 劉興平;[N];人民代表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野;漢畫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2 汪小洋;漢畫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4年
3 趙新平;漢馬圖像形式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0年
4 黎旭;自由觀看[D];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
5 劉宗超;漢代造型藝術及其精神[D];東南大學;2005年
6 趙晨;漢代畫像藝術的“敘事性”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7 過文英;論漢墓繪畫中的伏羲女媧神話[D];浙江大學;2007年
8 劉尊志;徐州漢墓與漢代社會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9 郭守靖;齊魯武術文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8年
10 宋蓉;漢代郡國分制的考古學觀察[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永鵬;漢畫像石空間造型的研究和借鑒[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2 楊寧;圖石為書:山東漢畫像石造型文化特質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謝萌;試析漢畫像石的繪畫性語言[D];西安美術學院;2010年
4 高瑩;陜北漢畫像石造型藝術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0年
5 王靜;陜北漢畫像石研究[D];延安大學;2011年
6 劉珊宏;漢畫像石的文化淵源與藝術特點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高念華;古希臘陶瓶畫與漢畫像石(磚)表現(xiàn)方式的對比研究[D];中國美術學院;2011年
8 趙斌;徐州地區(qū)漢畫像石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9 陳恒羽;漢畫像中的秩序感表現(xiàn)[D];中國美術學院;2011年
10 秦彥靜;山東漢畫像石裝飾藝術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徐州漢畫像石裝飾藝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58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95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