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封泥文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5-25 10:26
本文選題:秦封泥 + 字形演變。 參考:《安徽大學》2011年博士論文
【摘要】:本論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秦封泥文字的研究,二是秦封泥文字編。 第一章詳細介紹了秦封泥的著錄和研究情況,包括秦封泥的釋讀、秦封泥的時代確認、秦封泥出土地地望的研究、秦封泥與秦漢史研究、與秦封泥相關的其它研究、以及關于秦封泥研究的思考等內容,這讓我們了解到已出土秦封泥的著錄、秦封泥的研究情況、秦封泥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第二章是論文的主體部分,主要研究秦封泥文字的形體演變,從簡化與繁化、替換與訛變的角度對其進行了分類研究,其中有的字形是構字部件發(fā)生了簡化,有的純粹是筆畫的線條化更明顯,如“中”、“匠”、“宜”、“新”等;有的字形是添加了義符或者飾筆,如“齊”、“西”、“承”、“離”等;還有的字形構字部件位置不定,如“好”、“舒”、“社”等,或者構字部件發(fā)生了變化,如“圈”、“惤”、“旋”等;還有的字形發(fā)生了訛變,如“盧”、“宣”、“麇”、“栞”等,這些封泥中的特殊形體為我們保留了漢字發(fā)展演變過程中的原貌,十分具有研究價值。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秦封泥中新出現(xiàn)的形體“巷”,為我們釋讀未釋古文字提供了幫助。 此外,還將秦封泥文字與《說文》小篆以及籀文、或體等進行了比較。秦封泥文字約有一半是與《說文》小篆完全相同的形體,體現(xiàn)了小篆筆畫化和定型化的特點,這也證明,小篆確實是由秦文字發(fā)展而來。封泥中還保存了一些與《說文》籀文相同的形體,如“兵”、“秦”、“中”等。封泥中還有對《說文》或體的保存,比如“|枴、“康”、“缓”、“铁,
本文編號:19330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93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