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絲綢之路上居延、敦煌漢簡中的雇傭券之探討
本文選題:漢簡 + 雇傭券; 參考:《江漢考古》2016年05期
【摘要】:秦漢時雇傭的記載頗多。居延、敦煌所出漢簡中的"庸券",經(jīng)考證乃是書寫于中原內(nèi)地各郡,由庸者代雇者服戍役時帶到邊地的雇傭券實物,是漢代更戍制度中流行的踐更制的具體體現(xiàn)。"僦券"則多書寫于邊地,是對車牛等物及其主人的一種短雇。這些均是公元前后,即西漢到東漢的雇傭券。對漢簡中這批雇傭文契的首次認定,改變了傳統(tǒng)認為雇傭券最早是十六國時期的看法,比傳統(tǒng)認為的最早雇傭券提前了三、四百年。
[Abstract]:There were many records of employment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Juyan, Dunhuang's Han bamboo slips "mean coupons", through textual research is written in the Central Plains inland counties, by the mediocre on behalf of the employed to the border area of the actual employment voucher, is the Han Dynasty garrison system popular in the more practical system of concrete embodiment. " The "sign ticket", written in the border area, is a kind of short employment for the owner and other things. These were employment coupons from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round AD. The first confirmation of this batch of employment documents in the Han Bamboo slip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the employment coupons were the earliest period of the Sixteen Kingdoms, three or four hundred years earlier than the traditional ones.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xué)電視臺;
【分類號】:K877.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剛;邵永海;;北大藏漢簡《反淫》簡說[J];文物;2011年06期
2 陳蘇鎮(zhèn);;北大漢簡中的《雨書》[J];文物;2011年06期
3 趙汝清;國內(nèi)外學(xué)者研究漢簡情況綜述[J];寧夏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81年04期
4 張燕;漢簡曾記錄沙塵暴[J];中國地名;2004年02期
5 張德芳;淺談河西漢簡和敦煌變文的淵源關(guān)系[J];敦煌學(xué)輯刊;2005年02期
6 宋迎春;;阜陽漢簡發(fā)現(xiàn)、整理與研究綜述[J];阜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01期
7 吳旺宗;;漢簡所見“扁書”探析[J];蘭州學(xué)刊;2006年07期
8 安忠義;;從漢簡等資料看漢代的食品加工技術(shù)[J];魯東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03期
9 周群麗;;尹灣漢rX衣物諸詞考——讀《尹灣漢簡》札記之一[J];法制與社會;2006年19期
10 王子今;;額濟納漢簡膠(革廷)考[J];南方文物;2007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周祖亮;;漢簡獸醫(yī)資料及其價值述略[A];學(xué)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2 李燁;;略述漢簡所見之“傳”及其與“過所”的關(guān)系[A];學(xué)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3 田中利明;刁小煃;;儀禮中“記”的問題——關(guān)于武威漢簡[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C];2009年
4 田佳鷺;;《肩水金關(guān)漢簡(壹)》數(shù)量詞研究[A];學(xué)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5 陳曉鳴;;由漢簡“方”與“幡”看漢代邊卒的文化學(xué)習(xí)[A];中國長城博物館暨中國長城學(xué)會優(yōu)秀文集[C];2005年
6 張曉芳;;《敦煌縣泉漢簡釋粹》虛詞整理[A];學(xué)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徐愛龍;在甘肅建立漢簡博物館[N];甘肅日報;2010年
2 全國政協(xié)委員、省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郝樹聲;甘肅漢簡在建設(shè)文化大省中的作用[N];甘肅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施秀萍;漢簡:構(gòu)建文化大省的特色資源[N];甘肅日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彭波;甘肅:破解簡牘保護難題[N];人民日報;2005年
5 陳作義;敦煌漢簡知多少[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6 記者 莊電一 通訊員 李巖云;敦煌百年出土漢簡超過2萬枚[N];光明日報;2006年
7 演講人 張德芳;西北漢簡一百年[N];光明日報;2010年
8 記者 宋喜群 陳宗立;蘭州肩水金關(guān)漢簡有望出版[N];光明日報;2010年
9 記者 馬崢 張文靜 彭侃;甘肅漢簡助力絲路聯(lián)合申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
10 張澤遠 曹志恒;漢簡顯示:漢時就不許超標接待官員[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王旺祥;西北出土漢簡中漢代津令佚文分類整理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9條
1 陳功;敦煌漢簡中的農(nóng)業(yè)[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2年
2 周峰;西北漢簡中的馬[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3年
3 毛玉蘭;對漢簡所見器物及其歷史文化意義的幾點探討[D];安徽大學(xué);2007年
4 楊艷輝;《敦煌漢簡》整理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07年
5 張偉;敦煌漢簡中的兵器[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6 孟建升;西北出土漢簡中所見的“養(yǎng)”及其相關(guān)問題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12年
7 宋充恒;陳夢家漢簡研究述評[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2年
8 陳榮杰;《武威漢簡·儀禮》整理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06年
9 劉飛飛;《敦煌漢簡》(1-1217)選釋[D];西南大學(xué);2010年
,本文編號:18677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86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