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音樂文物看先秦樂器的演進與發(fā)展
本文選題:先秦樂器 + 音樂性能; 參考:《四川文物》2014年03期
【摘要】:河南目前發(fā)現(xiàn)的先秦時期的各類樂器遺存,從樂器種類和表現(xiàn)方式、樂器形制和制作技術(shù)、樂器的音響功能、樂器的樂音結(jié)構(gòu)以及音樂觀念等方面,完整清晰地展示出夏商周三代的樂器所經(jīng)歷了的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斷發(fā)展的歷史過程。這些樂器既是音樂演奏的工具,同時也是凝聚了禮樂精神的禮樂制度的物質(zhì)代表。不僅體現(xiàn)了中原先秦三代音樂文化深厚的基礎及其高度發(fā)展的音樂科技的支持,更反映了這一時期生產(chǎn)力的提高與社會制度的進步對其產(chǎn)生的深刻影響。
[Abstract]:All kind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are found in Henan Province in the pre-Qin period, in terms of the typ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shape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sound funct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s, the musical structure of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the musical concepts, etc.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instruments in Xia,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have experienc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from small to large, from little to much, from simple to complex, from low to high. These instruments are not only the instruments of music playing, but also the material representatives of the ritual and music system which embodies the spirit of etiquette and music. It not only reflects the deep foundation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music culture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support of the highly developed mu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reflect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al system in this period.
【作者單位】: 洛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K875.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 M2001發(fā)掘簡報[J];華夏考古;1992年03期
2 李純一;;漢瑟和楚瑟調(diào)弦的探索[J];考古;1974年01期
3 楊國忠;;1981年河南偃師二里頭墓葬發(fā)掘簡報[J];考古;1984年01期
4 歐潭生;;春秋早期黃君孟夫婦墓發(fā)掘報告[J];考古;1984年04期
5 ;河南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1981年01期
6 王子初;朱載X 和中國音樂史上的異徑管律[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叢文俊;《詩經(jīng)》“副笄六珈”古義鉤沉[J];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03期
2 李修松;試論春秋時期淮河流域之交通[J];安徽史學;2003年01期
3 宋恩偉;;樂舞一體話六代 秦漢俗樂占先聲——秦漢俗樂興起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9期
4 王智遠;;旅順博物館藏青銅器概述[J];邊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5 任曉鋒;;從周代考古墓葬出土禮器看列鼎制度[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岳紅琴;;《禹貢》成書時代考[J];圖書與情報;2006年05期
7 劉文權(quán);汪震;于文龍;陳毅;姜永濤;葉曄;黃繼萍;金雷;;五音序列與人體脈搏波關(guān)系的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0年12期
8 李佳;;從山東龍興寺佛教貼金造像探尋南北朝時期的貼金工藝[J];大連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9 陳陽;戴哲濤;;中國財稅博物館藏滕侯賕之歌鐘考[J];東方博物;2010年03期
10 劉建安;許志強;鄧瑋光;;安吉三官土墩墓發(fā)掘簡報[J];東方博物;201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葉萬松;李德方;;紅山文化積石冢與獸面玉牌淺議[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八輯上冊)——中國古都學會2001年年會暨赤峰遼王朝故都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方建幫;;秦子旽及同出鐘聲研究[A];第一屆中國音樂史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蔡秉衡;;脫夷入華:《魏書·樂志》隱沒他者的筆法尋跡[A];第一屆中國音樂史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娟;中國弦樂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峰;淮河流域周代遺存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3 R壡鍶,
本文編號:17855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78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