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山石窟彌勒像教思想探析——兼談絲綢之路彌勒信仰造像
本文選題:彌勒像 切入點(diǎn):麥積山石窟 出處:《法音》2017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印度佛教經(jīng)絲綢之路傳播,最早傳入漢地是經(jīng)像并傳。因僧人修道禪觀,末法思想續(xù)佛慧命,建寺造像諸多功德,以及更為直觀、簡潔地教化不同善根的教徒和善男信女等多種因素,像教發(fā)展至十六國南北朝達(dá)到中國佛教史的頂峰時(shí)期,隨后久興未艾。彌勒信仰是中國佛教經(jīng)典弘傳中
[Abstract]:The spread of Indian Buddhism along the Silk Road was first introduced into the Han region as a result of Buddhist monasteries, Buddhist ideas, Buddhist wisdom, monasteries, and even more intuitive. There are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religion to reach the peak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in the Sixteen countries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en the belief of Jiu Hsing Wei Ai. Maitreya is the great spread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Classics.
【作者單位】: 麥積山石窟藝術(shù)研究所;
【分類號(hào)】:B948;K879.24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曦;也談新昌石雕彌勒像的造型變化[J];東南文化;1991年01期
2 劉鳳君;山東省北朝觀世音和彌勒造像考[J];文史哲;1994年02期
3 王樂慶;;西安博物院藏彌勒造像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J];法音;2014年02期
4 劉慧;;彌勒信仰、造像經(jīng)典傳譯之探源[J];美術(shù)大觀;2009年12期
5 劉耀秦;;隋石雕彌勒造像[J];文博;1986年05期
6 薛元明;;造像精粹 古月照今塵——《李興造像》淺議[J];青少年書法;2012年14期
7 張東方;;我國北魏以前的彌勒造像[J];藝術(shù)探索;2007年02期
8 胡國強(qiáng) ,馮賀軍;“楊天仁等二百人造白石彌勒像”銘文小考[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04期
9 宋嵐;;試論龍門石窟彌勒佛的造像特征及其信仰根源——以武則天時(shí)期彌勒造像為例[J];美與時(shí)代(上半月);2009年04期
10 劉慧;;佛像起源與彌勒造像起源探討[J];美術(shù)大觀;2011年08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賈瑞卿;炳靈寺彌勒大佛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2 張雪芬;試論北朝時(shí)期中原北方彌勒造像的演變[D];鄭州大學(xué);2005年
3 釋見證(古騏瑛);南北朝至隋唐時(shí)期的彌勒?qǐng)D像與信仰[D];四川大學(xué);2006年
,本文編號(hào):15944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59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