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巴蜀文化中的筍形符號
本文關鍵詞: 巴蜀符號 巴蜀圖語 青銅兵器 筍形符號 出處:《四川文物》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形符號流行于戰(zhàn)國中期晚段到秦。"■■■"形成一種固定組合,可能是一個復合性的符號"■",或者是當時流行的習語。"■"形符號散布于巴蜀文化區(qū),又在冬筍壩、寶輪院、同心村、小田溪等墓地內呈聚集性集中分布。
[Abstract]:"the form symbols were popular in the middl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from the late period to the Qin Dynasty." "forming a fixed combination, perhaps a composite symbol" "or a popular idiom at that time." "the shape symbols were scattered in the Bashu cultural area, but also in the winter bamboo shoot dam." Baolun Yuan, Tongxin Village, Xiaotian Creek and other cemeteries are clustered and concentrated.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國家博物館;
【分類號】:K87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向多林;形聲字四大形符分類試說[J];玉溪師專學報;1987年02期
2 譚素娟,趙鴻君;略析形聲字的形符與聲符[J];中醫(yī)函授通訊;1999年05期
3 孫雪英;試論古文字階段形聲字形符的演變[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湛玉書;史字形符“中”辨析[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5 程金玲;;形聲字形符綜論[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2期
6 鄧明;;論“形符”“形意符”“意符”——兼論形旁示意的三種途徑[J];晉中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7 賀倩;;試論《說文》重文形聲字形符的換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15期
8 黃德寬;;論形符[J];淮北煤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1期
9 施正宇;現(xiàn)代形聲字形符意義的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年04期
10 楊曉芳;丁石林;;略論形聲字形符和聲符的關系[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沈錫倫;形聲字的非典型結構[N];語言文字周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敏;形符頻率對英語后綴排序限制的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2 李豐娟;《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形聲字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3 吳婷;《武威醫(yī)簡》形聲字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楊捷;《武威漢簡·儀禮》形聲字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5 曹君;殷商甲骨文形聲字研究[D];廣州大學;2010年
6 沈之P,
本文編號:15402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540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