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不同時期陶瓷綠釉化學組成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 綠釉 化學組成 古陶瓷 出處:《中國陶瓷》2014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綠釉是我國陶瓷史上重要的顏色釉。通過對我國不同時期綠釉化學組成的分析發(fā)現,雖然綠釉都以銅元素呈色,但綠釉的基礎化學成分體系不盡相同,大致分為三種體系:即屬于鉛釉體系的低溫綠釉、屬于鈣釉體系的高溫綠釉、以及屬于堿金屬釉體系的孔雀綠釉,同時揭示了不同時期綠釉的化學組成變化。三類不同特性綠釉的發(fā)展,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綠釉彩制作技術歷史。
[Abstract]:Green glaze is an important color glaz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eramics. By analyz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reen glaze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although all green glazes are colored with copper element,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system of green glaze is different. There are three systems: the low-temperature green glaze which belongs to the lead glaze system, the high-temperature green glaze which belongs to the calcium glaze system, and the malachite green glaze which belongs to the alkali metal glaz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reen glaze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kinds of green glaze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ully reflect the history of ancient green glaze color making technology in China.
【作者單位】: 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實驗室;
【分類號】:K87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風;揚州出土波斯陶及其在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J];東南文化;1988年01期
2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樟樹薛家渡東漢墓[J];南方文物;1998年03期
3 張雷;古瓷精品中的“清白廉潔”叁[J];檢察風云;2005年10期
4 賈文忠;張玉亭;;東漢綠釉水陶榭樓[J];古今農業(yè);1993年04期
5 曹建強;綠釉帶拐磨盤[J];古今農業(yè);1999年02期
6 張亞麗;漢代綠釉陶踏碓模型[J];文物春秋;2001年03期
7 黃秀純;;北京順義臨河村東漢墓發(fā)掘簡報[J];考古;1977年06期
8 賈文忠;漢代綠釉陶羊圈[J];古今農業(yè);1997年03期
9 宋志剛;河北張家口市博物館藏遼代綠釉高足盤[J];北方文物;1998年03期
10 邵國田;遼代武安州城址調查[J];內蒙古文物考古;199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付幸;葉芷;;文物鑒賞[A];北京文物與考古第五輯[C];2002年
2 陳達生;;阿拉伯文唐末背水壺(封面照片)[A];中外關系史論叢(第四輯)[C];1992年
3 程琳;馮松林;呂智榮;黃宇營;何偉;;陜西古琉璃的INAA和SRXRF研究及多元統(tǒng)計分析[A];第十二屆全國核物理大會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4 程琳;馮松林;徐清;張穎;馮向前;范東宇;呂智榮;;古陶琉璃的同步輻射X熒光分析[A];全國地球化學分析學術報告會與X射線光譜分析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王琳;許萌;;簡述中原地區(qū)漢代陶灶的圖像審美[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趙冰;;“四藝”紋刻畫彩釉陶盆與“界首彩陶燒制技藝”的歷史淵源[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7 康立君;;再談遼上京古城出土陶錢和瓷錢[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六輯)[C];2006年
8 孫秉根;;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考古主要收獲[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六、七合輯[C];199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彩霞;一件珍貴的綠釉民諺枕[N];中國文物報;2009年
2 田賓鋒;唐綠釉盤口唾器辨[N];中國文物報;2005年
3 記者 王長河;馬聚魁研制出汝官瓷仿制品[N];平頂山日報;2011年
4 陶禪;兔年兔枕話銀釉[N];中國文物報;2011年
5 曹明;遼綠釉雞冠壺[N];吉林日報;2006年
6 馬希桂 首都博物館原館長;北京地區(qū)陶瓷概述(中)[N];團結報;2011年
7 王連華;避暑山莊博物館館藏轎瓶賞析[N];中國文物報;2007年
8 黃楊秋;湖南株洲搶救發(fā)掘唐代紀年墓[N];中國文物報;2005年
9 王連華;幾件避暑山莊博物館館藏轎瓶[N];中國文物報;2007年
10 田賓鋒;唐三彩的部分特征及其真?zhèn)舞b定[N];中國文物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春斌;漢代陶器生產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芳;凈美達真遠[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1年
2 李曉霞;軍持之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3 張樹范;遼寧出土遼代陶瓷初探[D];吉林大學;2011年
4 徐戎戎;遼代釉陶初步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褚亞龍;河南漢代陶樓考古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6 趙e,
本文編號:1508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50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