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書年代問題初論——以《尚書》《墨子》為中心
本文關鍵詞:先秦古書年代問題初論——以《尚書》《墨子》為中心
【摘要】:先秦古書的年代問題,一直是研究古代學術思想的基礎,深受重視。不過許多過去所形成的定論,近來遭到了反對和挑戰(zhàn)。近些年出土的簡帛古書,不僅直接揭示了一些古書的形成年代,更使我們對過去的觀念和方法有了反思。但是國際漢學界對有關問題的看法卻并不統(tǒng)一,其中與中國學界差別較大的是今文《尚書》和《墨子》"十論"中一些篇章形成年代的問題。分析其具有代表性的斷代方法及其結(jié)論,指出其不足,并可以利用古書形成過程中的"族本"觀念來解釋有關問題。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國家起源研究的理論與方法”(12&ZD13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自選項目“新出簡帛與百家爭鳴的重要論題研究”(12CZS013) 上海085社會學學科內(nèi)涵建設科研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877
【正文快照】: 古書,尤其是先秦古書的年代問題,兼及古書真?zhèn)、人物的年代和學派問題,一直是研究古代學術思想的基礎,倍受重視。肇自孟子,起于西漢,至唐宋以來流行的辨?zhèn)螘ぷ?到閻若璩考辨“偽古文尚書”之后名聲大噪,至民國更因胡適、顧頡剛的疑古尤其是疑今文《尚書》、疑古史而大盛,形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銳;;論上博簡《鬼神之明》篇的學派性質(zhì)——兼說對文獻學派屬性判定的誤區(qū)[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2 李銳;;“二重證據(jù)法”的界定及規(guī)則探析[J];歷史研究;2012年04期
3 _5永言;;從詞匯史看《列子》的撰寫時代(修訂稿)[J];漢語史學報;2006年00期
4 李銳;;“重文”分析法評析[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5 李銳;;《金~"》初探[J];史學史研究;2011年02期
6 李銳;;清華簡《傅說之命》研究[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7 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J];文物;2010年05期
8 李銳;;上博簡《慎子曰恭儉》管窺[J];中國哲學史;2008年04期
9 丁四新;;近九十年《尚書·洪范》作者及著作時代考證與新證[J];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05期
10 李銳;;清華簡《耆夜》續(xù)探[J];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培健;;鄒衍學說要旨淺析[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2年03期
2 方先兵;;略論“青”字本義[J];巢湖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李世萍;;《毛詩傳箋》中的陰陽思想分析[J];重慶社會科學;2008年01期
4 劉濤;;清華簡《楚居》中所見巫風考[J];船山學刊;2012年02期
5 杜軍虎;;“方色”論析——由《考工記·畫繢》之“五色”與“六色”并提談起[J];創(chuàng)意與設計;2011年04期
6 王希杰;語言和文化的深層結(jié)構(gòu)和表層形式[J];池州師專學報;2005年04期
7 范毓周,王志軒;前軸心時代的中國與希臘——早期中西文明比較研究論綱[J];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8 陳民鎮(zhèn);江林昌;;“西伯戡黎”新證——從清華簡《耆夜》看周人伐黎的史事[J];東岳論叢;2011年10期
9 曾振宇;;楚簡《鬼神之明 》平議[J];東岳論叢;2012年02期
10 杜美林;;山西大同端午民俗及其非遺傳承中的節(jié)日信仰保護[J];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集刊;2011年0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申超;;清華簡《尹誥》字句試說[A];學行堂語言文學論叢(第四輯)——2013年全國博士生論壇(出土文獻語言文字研究與比較文學學研究領域)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康德強;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的文化哲學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王偉;《呂氏春秋》體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4 呼興華;從術數(shù)的角度考察運氣學說的發(fā)生[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朱新林;《淮南子》與先秦諸子承傳考論[D];浙江大學;2010年
6 周晶晶;《世本》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王燦;《尚書》歷史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趙洪武;技與道—中國傳統(tǒng)技術話語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9 林蘇閩;西漢儒學的自然主義轉(zhuǎn)型董仲舒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劉鵬;中醫(yī)學身體觀的構(gòu)建與演變[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緒來;中國傳統(tǒng)色彩文化中的黃色審美文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胡培培;西漢時期孔子遺說的整理與寫定[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3 秦飛;“魯哀公問孔子”文獻綜合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4 叢月明;《尚書》語言的文學性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5 邵志葉;《左傳》預言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常;漢語中“青”的文化內(nèi)涵及維譯[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7 杜美林;大同市南郊區(qū)與杭州市余杭區(qū)端午民俗比較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8 賈淑杰;戰(zhàn)國楚簡《五行》校注[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畢曉樂;齊文化與陰陽五行[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林潔;論陰陽五行學說與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關系[D];重慶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禾;從語言的運用上看《列子》是偽書的補證[J];東北師大學報;1980年03期
2 馬振亞;《列子》中關于稱數(shù)法的運用──兼論《列子》的成書年代[J];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02期
3 張懷通;;由“以數(shù)為紀”看《洪范》的性質(zhì)與年代[J];東南文化;2006年03期
4 曹松羅;;《尚書·洪范》尚五商代說續(xù)證[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5 周中堅;扶南在古代中印關系中的地位[J];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84年05期
6 黃征,王云路,黃靈庚,段文清,周志鋒,吳辛丑,袁津琥;語辭輯釋[J];古漢語研究;1992年01期
7 吉永真二郎;兼愛是什么──兼愛概念的形成和發(fā)展[J];哈爾濱師專學報;1999年04期
8 陳蒲清;《尚書·洪范》作于周朝初年考[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01期
9 曹建國;;論清華簡中的《蟋蟀》[J];江漢考古;2011年02期
10 馬振亞;從詞的運用上揭示《列子》偽書的真面目[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華;《洪范》與先秦思想[D];吉林大學;2011年
2 張兵;《洪范》詮釋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李軍靖;《洪范》與古代政治文明[D];鄭州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長民;《墨子》古本“目錄”及佚篇考說[J];管子學刊;2004年02期
2 亓文香;《墨子》中“以”字結(jié)構(gòu)用法淺析[J];濟寧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5期
3 鄭杰文;;《墨子》三大傳本系統(tǒng)[J];文獻;2005年04期
4 李偉;鮑時好;;詮釋學與《墨子》之意義生成方式[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5 趙瑋;;《墨子》思想與現(xiàn)代奧林匹克精神[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6 趙天一;張智強;;《墨子》的《詩》學觀[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7 周朋升;;《墨子》用字習慣考察[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8 盧甲文;;《墨子》詞語考釋(一)[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盧甲文;;《墨子》詞語考釋(二)[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馬麟;;關于《墨子》的作者問題[J];蘭州工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生群;;《墨子》疑義新證[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五輯)[C];2008年
2 翟栙萍;;《老子》與《墨子》的文化契合引論[A];中國古典文獻學叢刊(第六卷)[C];2007年
3 王震寧;;《墨子》城守諸篇所載機弩考略[A];第四屆全國軍事技術哲學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北京外國語大學 楊文;《墨子》的思維語言藝術[N];光明日報;2011年
2 黃秀紅;《墨子》一書中的管理者及其素質(zhì)[N];團結(jié)報;2013年
3 邵長杰;明《墨子》典籍?c墨學發(fā)展[N];中國文化報;2012年
4 王輝;《墨子》城守諸篇研究的新突破[N];中國文物報;2011年
5 洛陽市第二文物工作隊 趙曉軍;秦國軍隊和刑徒的糧食供給制度[N];中國文物報;2006年
6 劉丹;一位寂寞的大師[N];湖北日報;2004年
7 黃桂華;明月入彩慶團圓[N];中國商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徐華;墨學新論:《墨子》佚文及墨家學說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2 李雷東;先秦墨家語言實踐及《墨子》文學意義考論[D];西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婷;《墨子》單音節(jié)實詞反義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李曉燕;《墨子》,
本文編號:12288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22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