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漢代畫像石、畫像磚對當代藝術的啟發(fā)
本文關鍵詞:論漢代畫像石、畫像磚對當代藝術的啟發(fā)
更多相關文章: 畫像石 畫像磚 制作工藝 裝飾工藝 繪畫性語言
【摘要】:本篇論文是對漢代畫像石、畫像磚的制作工藝、裝飾藝術、以及繪畫性語言進行的研究,漢民族不僅是一部文字記載的歷史、而且還是一個圖像呈現的世界。漢畫像石、畫像磚以其豐富的象征形式,表現了漢民族審美的意識形態(tài),其中包含著漢民族文化的原型結構,更接近民族精神的核心。對當代的繪畫藝術也有著深遠的影響。當代版畫藝術者從漢代畫像石、畫像磚的制作工藝中找到靈感,將雕刻技法(線刻類、雕刻類)與繪畫相結合融入到版畫創(chuàng)作中,以刀帶筆來表現物象的質感,從而使物象的形體與輪廓更加鮮明,隨著印刷術的發(fā)明及傳播,版畫的表現方式不僅有以線為主的,還有以色為主(以黑色為主)有時也會出現以植物油調和顏料的繪畫作品極大的豐富了版畫的創(chuàng)作語言。 而持久以來一直繼承與發(fā)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國畫界,從古老的漢代圖像文化中,尤其在漢代畫像石、畫像磚身上更是受益匪淺。高遠、平原、深遠的構圖方式一直流傳至今。其古拙“質巧”的繪畫性語言風格也影響著當代水墨畫的發(fā)展,并且對工筆畫乃至當代工筆重彩畫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們從漢畫像石、畫像磚的紋飾圖樣以及畫面的肌理效果中找到創(chuàng)作靈感并融入當代人們的審美觀念,有意的將圖案紋樣變形,紙張揉搓等制造出特有的畫面效果,帶給大眾以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因此漢代畫像石、畫像磚的藝術成就,是我國古代造型藝術史上的一個巔峰。從感性到理性、審美到使用、造型到色彩等方面都堪稱典范,多種藝術語言的因素散發(fā)著各自獨特的魅力。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推進,時代性、民族性的本土化意識中融入了外來文化,從縱向的藝術脈絡上傳承和發(fā)揚,還是橫向的藝術現狀上移植,當代藝術面臨著選擇與反思,中國藝術文化追其溯源,對漢畫像石、畫像磚的美學研究有著更為重要的當代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K879.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星麗;;漢狩獵圖畫像磚[J];檢察風云;2008年16期
2 王少毅;;河南鄧州南朝婦女出游畫像磚探析[J];美與時代(中);2010年11期
3 陳港泉;;甘肅河西地區(qū)館藏畫像磚物理力學性質試驗[J];敦煌研究;2011年06期
4 盧宗義;;青海出土的對鳥紋畫像磚再釋[J];中國土族;2012年01期
5 唐新;;方磚溢彩 河南鄧州南朝彩色畫像磚宗教題材選粹[J];中國宗教;2013年01期
6 于豪亮;;祭祀靈星的舞蹈的畫像磚的說明[J];考古通訊;1958年06期
7 呂占光;酒鋼公安處繳獲伏羲·女媧畫像磚[J];絲綢之路;2000年03期
8 呂占光;魏晉《擠羊奶》畫像磚[J];絲綢之路;2001年05期
9 楊玲;魏晉《牽駝》畫像磚[J];絲綢之路;2001年05期
10 羅紅;古樸豪放 深沉雄大——淺探洛陽畫像磚的產生及藝術風格[J];職大學報;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琳;許萌;;許昌漢代建筑畫像磚初探[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國新;;西漢洛陽與陜西畫像磚藝術特征比較分析[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李立;;四川新都德陽畫像磚“交合圖”研究[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胡亮;;論道教對畫像磚題材的影響[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張彥偉;;河南郟縣“升仙”畫像磚[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王琳;許萌;;從畫像磚中解讀漢代舞蹈[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田明;喬保同;;南陽胡漢戰(zhàn)爭畫像磚及相關問題探討[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袁曙光;趙殿增;;四川門闕類畫像磚研究[A];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9 張孜江;;從漢代畫像,看漢代的社會經濟[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郭永利;;魏晉十六國時期河西墓葬畫像磚上的披發(fā)民族[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邦振 儲北平;潛山發(fā)現300年前畫像磚[N];安慶日報;2010年
2 劉輝;蕭縣畫像磚略談[N];光明日報;2013年
3 王琳 許萌;河南伏羲女媧畫像磚賞析[N];中國文化報;2004年
4 趙啟斌;綿延不絕的歷史畫卷[N];中國文物報;2007年
5 范小平;四川畫像磚發(fā)現記[N];四川日報;2007年
6 劉艷元;南京出土1500年前珍貴畫像磚[N];新華日報;2006年
7 林必忠 劉春鴻;重慶首次出土漢代畫像磚[N];中國文物報;2004年
8 記者 王嘉;青白江出土罕見畫像磚 就像2000年前的成都風情照[N];成都日報;2010年
9 張占鰲;神妙獸斗畫像磚[N];中國商報;2002年
10 盧升第;墓磚上的極樂世界[N];成都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姚義斌;六朝畫像磚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4年
2 趙新平;漢馬圖像形式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彥平;甘肅清水宋(金)墓畫像磚造型藝術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瑞平;陜、豫、川畫像磚及其比較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瑩;河南畫像磚地域特征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4 董睿;河南兩漢畫像磚藝術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5 陳熙;甘肅清水宋金墓室彩繪畫像磚藝術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郭向平;漢代磚石畫像計算機處理與農史信息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3年
7 張春陽;南學約簡與北學深蕪[D];中央美術學院;2004年
8 劉穎;論漢代畫像石、畫像磚對當代藝術的啟發(fā)[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9 唐建中;南陽漢代模印畫像磚藝術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10 謝菲;生命律動的藝術脈搏[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578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15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