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故城摩尼教絹畫中的十字架與冠式——以勒柯克吐魯番發(fā)掘品中的一幅絹畫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高昌故城摩尼教絹畫中的十字架與冠式——以勒柯克吐魯番發(fā)掘品中的一幅絹畫為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摩尼教 景教 十字架 冠式 高昌
【摘要】:勒柯克在高昌故城摩尼教寺院遺址發(fā)掘出的一份摩尼教絹畫中繪有十字架,它與新疆、敦煌等地發(fā)現(xiàn)的景教十字架極為相似。圖像中殘存的禮拜童子及供養(yǎng)人畫像與同一時期常見的摩尼教人物畫有所不同,表現(xiàn)出的景教色彩甚至大于摩尼教,反映了高昌回鶻時期摩尼教在吸收景教的同時,試圖盡力調(diào)和二者間的不同,甚至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景教的服飾和儀軌,而非簡單地將耶穌置換成摩尼教神yG。通過對這幅摩尼教絹畫中十字架與冠式的解讀,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時期摩尼教兼容并蓄的特點。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
【關(guān)鍵詞】: 摩尼教 景教 十字架 冠式 高昌
【基金】:蘭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wù)經(jīng)費研究生創(chuàng)新項目“唐一元時期景教在西北諸族中的傳播研究——以敦煌、吐魯番出土景教文書為中心”(13LZUJBWYJ018)
【分類號】:K879.4;B989.1
【正文快照】: 自古以來,西域即為中西文化交匯之地,歷史上諸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幾大宗教也在這里匯聚、交融,誕生了獨具風格的西域綠洲文明,給中華文化增添了絢麗多彩的一筆。千百年以來,許多綠洲古城廢墟雖然被風沙所掩,但也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跡,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的情景。由勒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駿發(fā);;話說高昌廟[J];上海檔案;1985年02期
2 王競成;;對面的高昌[J];綠風;2000年01期
3 鄭炳林;;高昌城諸門考[J];蘭州大學學報;1985年04期
4 楊際平;灩氏高昌賦役制度管見[J];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1989年02期
5 柳洪亮;;新出灩氏高昌歷書試析[J];西域研究;1993年02期
6 溶雪;;《高昌史稿》出版發(fā)行[J];考古;1999年03期
7 絲路;絲路高昌[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1期
8 宋杰;吐魯番文書所反映的高昌物價與貨幣問題[J];北京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9 ;三十四年的堅守——記最美基層農(nóng)技員高昌華[J];農(nóng)家致富;2013年21期
10 陳習剛;;高昌凍酒與冰酒起源[J];農(nóng)業(yè)考古;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通訊員 趙旭升;高昌社區(qū)獲文化先進社區(qū)稱號[N];吐魯番報(漢);2007年
2 記者張迎春;自治區(qū)政協(xié)民宗社法委“高昌項目研究”課題進入新階段[N];亞洲中心時報(漢);2010年
3 g?迪生;文化高昌 心儀故鄉(xiāng)[N];亞洲中心時報(漢);2010年
4 記者張迎春;《高昌水系分布圖》繪制完成[N];亞洲中心時報(漢);2010年
5 本報記者 張春海;通過文書洞察高昌的日常生活圖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張迎春;項目論證會上的“詩情畫意”[N];亞洲中心時報(漢);2010年
7 王強 關(guān)劍書;公園為何變成了市場[N];吐魯番報(漢);2006年
8 本報記者 張春海;眾神共居在高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9 記者張迎春;《高昌社會變遷及宗教演變》《高昌故城水系分布圖》出版發(fā)行[N];亞洲中心時報(漢);2010年
10 記者 馮瑾 實習生 張敏;高昌項目研究書圖成果問世[N];新疆日報(漢);2010年
,本文編號:11055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10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