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漢代關中地區(qū)鐵器生產原料的來源與流通——邰城鑄鐵作坊出土鐵遺物的冶金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22 05:08
本文關鍵詞:試論漢代關中地區(qū)鐵器生產原料的來源與流通——邰城鑄鐵作坊出土鐵遺物的冶金分析
【摘要】:關中地區(qū)漢代鐵器工業(yè)的工作和討論不多,2010年發(fā)現的邰城遺址鑄鐵作坊,這一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本文在對作坊出土鐵遺物全面整理的基礎上,選擇107件樣品進行金相組織分析。結果顯示,廢棄的鐵遺物中,多數為白口鐵和灰口鐵殘塊,以及若干鑄鐵脫碳鋼工具和坯料、炒鋼工具或坯料、韌性鑄鐵工具和麻口鐵工具或容器殘塊。此外,還從遺址土壤中篩選出與鍛造有關、一般稱為"鍛造剝片"的薄鐵片遺物。遺物的空間分布分析表明這些鐵遺物集中回收準備重熔后,因某種原因工匠無法利用而集中廢棄。邰城鑄鐵作坊很可能通過回收附近聚落的廢棄鐵器重熔生產,但部分鐵遺物并非由本作坊直接生產。除鑄鐵外,作坊還可能以鍛造方式生產或修補鐵器。因此,對邰城作坊的分析,有助于認識漢代關中地區(qū)縣級聚落中鐵器作坊的運作和資源流通分配情況。
【作者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歷史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關鍵詞】: 邰城鑄鐵作坊 金相分析 鑄鐵脫碳鋼 原料
【基金】:文物局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西漢時期關中地區(qū)冶鐵工業(yè)的形成與特點”和“田野考古與文物保護信息采集與定量處理技術研究”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876.42
【正文快照】: 漢代為中國冶鐵技術初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以往在河南[1,2,3]和山東[4,5,6]等地冶鑄鐵作坊進行的大量工作,為了解漢代鐵器生產技術、組織和規(guī)模奠定了重要基礎。近年來,對作坊內冶煉遺物開展的科技分析研究[7,8],也為更深入了解漢代鐵器技術補充了更重要材料。相比之下,關中地區(qū)
【參考文獻】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陜西考古研究院 趙藝蓬 陳鋼 種建榮;[N];中國文物報;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尚群昌;秦漢水井空間分布與區(qū)域差異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趙藝蓬;陳鋼;;邰城漢墓M132隨葬品位置分析——兼論墓葬文化因素區(qū)位分析方法[J];文博;2014年01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陜西考古研究院 趙藝蓬 陳鋼 種建榮;陜西楊凌邰城漢代鑄鐵作坊遺址[N];中國文物報;2012年
,本文編號:10768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07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