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墓葬的區(qū)域性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2 03:22
本文關(guān)鍵詞:金代墓葬的區(qū)域性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金代墓葬 區(qū)域特色 五音昭穆葬 磚雕
【摘要】:本文的研究對象是金代墓葬,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是緒論,提出本文的研究對象,回顧了金墓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簡史,將其分為四個階段。然后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基礎(chǔ)工作尚不完善:第一,分區(qū)數(shù)量太少,將具有不同區(qū)域特色的墓葬放在一起;第二,對墓葬年代缺少必要的分析。另外在研究領(lǐng)域上也較為狹窄。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標(biāo),并對文中使用的一些概念進行了說明。第二章到第十一章是文章主體,將金墓劃分為東北地區(qū)、金中都地區(qū)、大同地區(qū)、河北中南部地區(qū)、山東地區(qū)、河南地區(qū)、山西中部地區(qū)、晉南地區(qū)、晉東南地區(qū)、陜甘寧地區(qū)等十個區(qū),有的區(qū)內(nèi)還分成更小的區(qū),實際共有二十六個小區(qū)。本文的研究是在小區(qū)內(nèi)開展的,討論了墓葬類型、隨葬品、墓葬年代,并總結(jié)區(qū)域特色。對材料豐富、有早晚變化的區(qū)域還進行了分期。第十二章從宏觀上對金墓的共性進行總結(jié),將其歸并為三大區(qū)。又從墓葬出發(fā),從微觀上探討區(qū)域之間存在的文化交流。第十三章主要根據(jù)宋金時期流行的《地理新書》,研究金墓中存在的五音昭穆葬,分析了這種葬法的各種表現(xiàn),揭示出其使用區(qū)域十分廣泛,除了中原廣大地區(qū)外,在原遼統(tǒng)治區(qū)內(nèi)的大同、遼寧地區(qū)也都有發(fā)現(xiàn)。第十四章討論磚室墓的營建問題,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對磚室墓的建造過程進行探討,分挖壙、砌磚、妝畫這三個步驟。第二部分以晉南地區(qū)磚雕墓為中心,分析磚雕的生產(chǎn)制作,分成了模制、雕磚(先燒后雕)和雕坯(先雕后燒)三種技法,并討論了磚雕的商品性質(zhì)以及在研究磚雕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第十五章是結(jié)語,對本文的收獲進行總結(jié)。
【關(guān)鍵詞】:金代墓葬 區(qū)域特色 五音昭穆葬 磚雕
【學(xué)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博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K878.8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5
- 第一章 緒論15-45
- 第一節(jié) 研究對象15-16
- 第二節(jié) 學(xué)術(shù)史簡述16-39
- 一、1949年以前的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16-17
- 二、1949年至“文革”前(1949~1966年)的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17-19
- 三、1970年代至20世紀末的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19-30
- 四、21世紀至今的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30-39
- 第三節(jié) 問題、目的及相關(guān)概念39-45
- 一、研究中存在的問題40-41
- 二、研究目的41-43
- 三、相關(guān)概念說明43-45
- 第二章 東北地區(qū)45-101
- 第一節(jié) 金上京地區(qū)45-71
- 一、墓葬類型46-51
- 二、隨葬品51-53
- 三、墓葬年代與分期53-56
- 四、區(qū)域特色56-58
- 附:幾處年代有疑問的“金墓”辨析58-71
- 第二節(jié) 綏濱地區(qū)71-80
- 一、墓葬類型71-73
- 二、隨葬品73-76
- 三、墓葬年代76-79
- 四、區(qū)域特色79-80
- 第三節(jié) 遼寧地區(qū)80-94
- 一、墓葬類型80-83
- 二、隨葬品83-87
- 三、墓葬年代87-88
- 四、區(qū)域特色88-90
- 附:幾處所謂“金墓”年代辨析90-94
- 第四節(jié) 內(nèi)蒙古東部地區(qū)94-101
- 一、墓葬類型94-95
- 二、隨葬品95-97
- 三、墓葬年代97-98
- 四、區(qū)域特色98-101
- 第三章 金中都地區(qū)101-141
- 一、墓葬類型102-114
- 二、隨葬品114-122
- 三、墓葬年代與分期122-128
- 四、區(qū)域特色128-132
- 附:所謂金陵“陪葬墓”應(yīng)為元墓132-141
- 第四章 大同地區(qū)141-159
- 一、墓葬類型142-147
- 二、隨葬品147-152
- 三、墓葬年代與分期152-156
- 四、區(qū)域特色156-159
- 第五章 河北中南部地區(qū)159-197
- 第一節(jié) 保定中南部地區(qū)159-165
- 一、墓葬類型159-162
- 二、隨葬品162-163
- 三、墓葬年代163-164
- 四、區(qū)域特色164-165
- 第二節(jié) 石家莊地區(qū)165-182
- 一、墓葬類型166-173
- 二、隨葬品173-174
- 三、墓葬年代174-181
- 四、區(qū)域特色181-182
- 第三節(jié) 冀南豫北地區(qū)182-197
- 一、墓葬類型183-188
- 二、隨葬品188-191
- 三、墓葬年代191-194
- 四、區(qū)域特色194-197
- 第六章 山東地區(qū)197-211
- 一、墓葬類型197-204
- 二、隨葬品204-206
- 三、墓葬年代206-207
- 四、區(qū)域特色207-211
- 第七章 河南地區(qū)211-228
- 第一節(jié) 洛陽-三門峽地區(qū)211-220
- 一、墓葬類型212-217
- 二、隨葬品217-218
- 三、墓葬年代218-219
- 四、區(qū)域特色219-220
- 第二節(jié) 鄭州-焦作地區(qū)220-227
- 一、墓葬類型221-223
- 二、隨葬品223-225
- 三、墓葬年代225-226
- 四、區(qū)域特色226-227
- 第三節(jié) 鹿邑金墓227-228
- 第八章 山西中部地區(qū)228-266
- 第一節(jié) 汾陽地區(qū)228-249
- 一、墓葬類型229-235
- 二、隨葬品235-239
- 三、墓葬年代與分期239-246
- 四、區(qū)域特色246-249
- 第二節(jié) 陽泉-昔陽地區(qū)249-260
- 一、墓葬類型250-255
- 二、隨葬品255-257
- 三、墓葬年代257-258
- 四、區(qū)域特色258-260
- 第三節(jié) 太原地區(qū)260-266
- 一、墓葬類型261-263
- 二、墓葬年代263
- 三、區(qū)域特色263-266
- 第九章 晉南地區(qū)266-306
- 第一節(jié) 侯馬地區(qū)266-282
- 一、墓葬類型267-274
- 二、隨葬品274-277
- 三、墓葬年代與分期277-280
- 四、區(qū)域特色280-282
- 第二節(jié) 稷山地區(qū)282-292
- 一、墓葬類型282-286
- 二、墓葬年代286-291
- 三、區(qū)域特色291-292
- 第三節(jié) 襄汾地區(qū)292-299
- 一、墓葬類型294-298
- 二、墓葬年代298
- 三、區(qū)域特色298-299
- 第四節(jié) 聞喜、絳縣、垣曲地區(qū)299-306
- 一、墓葬類型300-303
- 二、墓葬年代303-304
- 三、區(qū)域特色304-306
- 第十章 晉東南地區(qū)306-334
- 第一節(jié) 長治南部地區(qū)306-319
- 一、墓葬類型306-314
- 二、隨葬品314-316
- 三、墓葬年代與分期316-318
- 四、區(qū)域特色318-319
- 第二節(jié) 長治北部地區(qū)319-326
- 一、墓葬類型320-323
- 二、隨葬品323-324
- 三、墓葬年代324
- 四、區(qū)域特色324-326
- 第三節(jié) 晉城地區(qū)326-334
- 一、墓葬類型327-331
- 二、墓葬年代331-332
- 三、區(qū)域特色332-334
- 第十一章 陜甘寧地區(qū)334-358
- 第一節(jié) 關(guān)中地區(qū)334-342
- 一、墓葬類型334-337
- 二、隨葬品337-339
- 三、墓葬年代339-340
- 四、區(qū)域特色340-342
- 第二節(jié) 陜北地區(qū)342-347
- 一、墓葬類型342-345
- 二、墓葬年代345-346
- 三、區(qū)域特色346-347
- 第三節(jié) 甘肅地區(qū)(包括陜西西部、寧夏南部)347-358
- 一、墓葬類型348-351
- 二、隨葬品351-353
- 三、墓葬年代353-355
- 四、區(qū)域特色355-358
- 第十二章 從墓葬看區(qū)域之間的文化交流358-374
- 第一節(jié) 具有不同特色的三大區(qū)358-360
- 一、金上京-金中都地區(qū)358-359
- 二、原遼朝統(tǒng)治區(qū)359-360
- 三、原北宋統(tǒng)治區(qū)360
- 第二節(jié) 區(qū)域間的交流360-374
- 一、東北地區(qū)360-363
- 二、河北中南部地區(qū)363-364
- 三、山東地區(qū)364-365
- 四、河南地區(qū)365-366
- 五、山西中部地區(qū)366-368
- 六、晉南地區(qū)368-370
- 七、晉東南地區(qū)370-372
- 八、陜甘寧地區(qū)372-374
- 第十三章 金墓中的五音昭穆葬374-398
- 第一節(jié) 汾陽東龍觀王氏家族墓地376-381
- 一、明堂376-378
- 二、各墓穴位及下葬次序378-380
- 三、買地券所反映出的信息380-381
- 第二節(jié) 其他地區(qū)的五音昭穆葬381-398
- 一、東北地區(qū)381-383
- 二、大同地區(qū)383-384
- 三、河北中南部地區(qū)(包括豫北地區(qū))384
- 四、山東地區(qū)384-385
- 五、河南地區(qū)385-389
- 六、山西中部地區(qū)389-392
- 七、晉南地區(qū)392-393
- 八、晉東南地區(qū)393-394
- 九、陜甘寧地區(qū)394-398
- 第十四章 金代磚室墓?fàn)I建研究398-420
- 第一節(jié) 磚室墓的建造過程398-406
- 一、挖壙400-402
- 二、砌墓402-404
- 三、妝畫404-406
- 第二節(jié) 磚雕生產(chǎn)研究——以晉南地區(qū)為中心406-420
- 一、模制407-410
- 二、雕磚(先燒后雕)410-414
- 三、雕坯(先雕后燒)414-415
- 四、磚雕的商品性及相關(guān)問題415-420
- 第十五章 結(jié)語420-424
- 參考文獻424-456
- 博士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56-458
- 后記458
本文編號:10765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07653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