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所譯訶利帝密典及圖像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9 10:00
本文關鍵詞:不空所譯訶利帝密典及圖像的研究
【摘要】:訶利帝信仰自犍陀羅起源,經佛教化后開始向外傳播。大約4世紀小乘經《佛說鬼子母經》傳入中國,8世紀初義凈以律典的方式將完整的訶利帝神話引介中國,8世紀中期以后不空將密教化的訶利帝成就法譯成漢文。這些譯經對訶利帝信仰在當時的傳播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尤其不空所譯兩部密典,由于其中記載了持誦此神之真言所獲得的諸多現世成就,從而使這一信仰深入民間,其像式供養(yǎng)也由此流行。本文通過對不空所譯兩部訶利帝密典的解讀,詳細討論了經典的意義和在這部經中訶利帝宗教功能的多樣化,以及現存一些圖像的歸屬。訶利帝在密教中,宗教功能從早期簡單的求子和保護兒童,發(fā)展成求財、求愿、祛病以至于求愛人求婚姻等。現存日本公布的訶利帝供養(yǎng)像都是密教的供養(yǎng)像,但分屬兩部不同密典所宣示的圖像樣式,同時四川南宋時期的石窟造像也屬于密教造像。
【作者單位】: 中國國家博物館;
【關鍵詞】: 訶利帝 不空 密典成就法像式
【分類號】:K879.4
【正文快照】: 一兩部密典及相關背景在佛教藝術圣殿中,訶利帝是能夠看到的第一位女神。密教發(fā)展以后,諸多女性神進入到這個圣殿,但古老的訶利帝仍然占有一個曾經崇高的地位,成為密法修行的本尊之一。訶利帝信仰得以傳承的基礎是義凈翻譯的小乘有部律典,律典要求寺院僧眾在食時,要供養(yǎng)訶利帝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宋琛;;鬼子母神是誰——訶利帝母藝術形象的流變與溯源[J];絲綢之路;2009年08期
2 ;[J];;年期
,本文編號:10604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060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