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政治文化研究方法論舉隅:演變、爭論及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2-01-10 21:03
每一門學科的研究都有其特定的研究方法,一定程度而言,方法論的成熟是一個學科體系得以確立的重要標志。政治文化研究從興起到衰落再到復興,其方法論一直處于爭論之中,經(jīng)過長期發(fā)展,逐漸分化為實證主義范式和解釋主義范式,兩者各有其優(yōu)勢和缺陷。一直以來,范式之爭導致學者們?nèi)鄙俳涣髋c對話,形成了實際上的對立與分裂狀態(tài)。從本質(zhì)上看,爭論的根源在于其源于不同的歷史傳統(tǒng)。在方法論的選擇上,研究者們應持有審慎、理性的態(tài)度,保持多元、吸納、融合、競爭、包容、對話、開放的心態(tài),進行批判式交流,相互結合、取長補短。事實上,各個研究方法之間都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存在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和一定的相關性。一種研究方法或理論模式只要對實際研究有所幫助,就是有貢獻的。在未來中國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學者們需要進行理論視角和方法論視角的本土化轉(zhuǎn)換,回歸中國現(xiàn)實,將政治文化的研究客體和研究對象置于中國國情之中,逐步形成中國政治文化研究的獨特視野與理論體系。
【文章來源】:理論導刊. 2020,(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實證主義范式及其主要缺陷
(一)抽樣調(diào)查與問卷統(tǒng)計分析法
1. 國外方面。
2. 國內(nèi)方面。
(二)主要缺陷
二、解釋主義范式及其主要缺陷
(一)具體研究方法
1. 深度面對面訪談方法。
2. 資料與歷史文獻分析法。
3. 心理文化分析法。
(二)主要缺陷
三、政治文化研究方法論范式之爭及其反思
(一)分離與對峙:兩大方法論范式之爭的本質(zhì)與焦點
1.實證主義對解釋主義的批判。
2.解釋主義對實證主義的批判。
(二)理性反思:他山之石———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研究在方法論應用過程中應重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方法——文化論研究方法的符號學模式[J]. 周長煥. 社會科學研究. 2002(05)
[2]21世紀中國政治學的總體性轉(zhuǎn)換——從革命理論到建設理論[J]. 王金洪,郭正林. 社會主義研究. 1998(01)
本文編號:3581403
【文章來源】:理論導刊. 2020,(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實證主義范式及其主要缺陷
(一)抽樣調(diào)查與問卷統(tǒng)計分析法
1. 國外方面。
2. 國內(nèi)方面。
(二)主要缺陷
二、解釋主義范式及其主要缺陷
(一)具體研究方法
1. 深度面對面訪談方法。
2. 資料與歷史文獻分析法。
3. 心理文化分析法。
(二)主要缺陷
三、政治文化研究方法論范式之爭及其反思
(一)分離與對峙:兩大方法論范式之爭的本質(zhì)與焦點
1.實證主義對解釋主義的批判。
2.解釋主義對實證主義的批判。
(二)理性反思:他山之石———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研究在方法論應用過程中應重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政治文化研究的新方法——文化論研究方法的符號學模式[J]. 周長煥. 社會科學研究. 2002(05)
[2]21世紀中國政治學的總體性轉(zhuǎn)換——從革命理論到建設理論[J]. 王金洪,郭正林. 社會主義研究. 1998(01)
本文編號:35814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58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