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時期張君勱社會主義觀的轉向及原由
發(fā)布時間:2021-10-29 00:03
"五四"時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歐洲的社會主義運動及學說,張君勱逐步形成了社會主義的觀念。但由于他沒有辨識德國的民主社會主義和蘇俄的社會主義之間的本質性差別,而是簡單地認為這兩種社會主義只是手段上的不同,甚至認為可以在民主社會主義的框架下納入暴力革命手段,這一構想顯然是一廂情愿。為了實現(xiàn)這一構想,張君勱提出要先從思想文化建設入手,著力提高國民素質。但事實上,國民素質的提升與制度變革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張君勱把思想文化建設放在優(yōu)先地位,在近代中國內(nèi)憂外患的特殊歷史背景下,不僅緩不濟急,而且也有些不切實際。
【文章來源】:黨史研究與教學. 2020,(05)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社會主義信念的確立
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尋
三、社會主義抉擇的因由
余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蘇俄憲法在中國的傳播及其當代意義[J]. 韓大元. 法學研究. 2018(05)
[2]中國近代社會主義研究的幾個問題[J]. 鄭大華. 教學與研究. 2010(10)
[3]張君勱的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演變[J]. 鄭大華. 浙江學刊. 2008(02)
[4]自由的“社會主義”營地——民國初年張東蓀與張君勱“社會主義”思想差異[J]. 周驍男. 綏化學院學報. 2007(06)
[5]張君勱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流變[J]. 丁三青.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 2004(05)
碩士論文
[1]論張君勱社會主義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D]. 盛栩錚.浙江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63568
【文章來源】:黨史研究與教學. 2020,(05)CSSCI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一、社會主義信念的確立
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尋
三、社會主義抉擇的因由
余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蘇俄憲法在中國的傳播及其當代意義[J]. 韓大元. 法學研究. 2018(05)
[2]中國近代社會主義研究的幾個問題[J]. 鄭大華. 教學與研究. 2010(10)
[3]張君勱的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演變[J]. 鄭大華. 浙江學刊. 2008(02)
[4]自由的“社會主義”營地——民國初年張東蓀與張君勱“社會主義”思想差異[J]. 周驍男. 綏化學院學報. 2007(06)
[5]張君勱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流變[J]. 丁三青.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 2004(05)
碩士論文
[1]論張君勱社會主義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D]. 盛栩錚.浙江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63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46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