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02年《跨黨派競選改革法》成因及成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24 00:01
本文關(guān)鍵詞:美國2002年《跨黨派競選改革法》成因及成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美國競選財政制度是美國復(fù)雜的選舉制度中重要的一環(huán)。從二十世紀初至今,競選財政制度改革一直被美國的政治現(xiàn)實所推動。改革推進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開始對選舉籌款活動產(chǎn)生實質(zhì)影響。本論文選取近年來最重大的一次競選財政改革——2002年《跨黨派競選改革法》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此次改革的原因、進程及內(nèi)容,并評估改革成效。本論文認為,《跨黨派競選改革法》的產(chǎn)生存在歷史和制度兩方面原因,改革有其必然性。但改革并非一帆風順,相關(guān)法案在議會討論歷時七年,最終在“軟錢”丑聞的刺激下才得以通過!犊琰h派競選改革法》主要涉及兩方面內(nèi)容:禁止政黨組織籌集“軟錢”和限制議題倡議廣告時間,這些措施旨在規(guī)范總統(tǒng)大選中兩大重要參與主體——政黨組織和利益集團的籌款等助選活動。故本論文評估了《跨黨派競選改革法》的實施對政黨和利益集團在2004年和2008年總統(tǒng)大選中籌款活動的影響,并通過分析得出結(jié)論:美國2002年競選財政改革,即《跨黨派競選改革法》,在阻止美國兩大主要政黨直接籌集“軟錢”方面,是成功的;但是從其根本目的——抑制利益集團利用“軟錢”對大選產(chǎn)生不當影響——方面考察,它則遠沒有達到預(yù)期效果。未來美國的競選財政制度改革必將繼續(xù)進行。
【關(guān)鍵詞】:《跨黨派競選改革法》 美國競選財政制度改革 軟錢 倡議議題 利益集團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D771.2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3-4
- Abstract4-5
- Chinese Abstract5-8
- Introduction8-16
- Chapter I Causes of the BCRA Reform16-28
- 1.1 Historical Cause: Progressive Tradition versus Freedom of Speech16-21
- 1.1.1 Progressive Tradition16-19
- 1.1.2 Freedom of Speech19-21
- 1.2 The Flaws of the Modern Campaign Finance System in America21-28
- 1.2.1 Soft Money23-26
- 1.2.2 Issue Advocacy26-28
- Chapter II Catalysts for the BCRA Reform and Contents of BCRA28-33
- 2.1 Catalysts for the BCRA Reform28-31
- 2.1.1 1996 Presidential Election29-30
- 2.1.2 Enron Scandal30-31
- 2.2 Major Contents of the Law31-33
- Chapter III Impact of BCRA on Party Organizations33-41
- 3.1 Party Organizations in 200434-37
- 3.2 Party Organizations in 200837-41
- Chapter IV Impact of BCRA on Interest Groups41-50
- 4.1 Traditional Campaign Finance Performance of Interest Groups42-44
- 4.2 New Forms of Soft Money Groups in 2004 and 2008: 527 Organizations and 501 Organizations44-50
- Conclusion50-52
- Bibliography52-58
- Chinese Bibliography58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蔡蘇敏;美國2002年《跨黨派競選改革法》成因及成效研究[D];外交學院;2009年
本文關(guān)鍵詞:美國2002年《跨黨派競選改革法》成因及成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232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2321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