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與制憲 ——西耶斯的制憲理論與吉倫特派政治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1-05-07 00:12
本文主要討論了政治理論與政治實踐之間的關聯,政治實踐的失敗究竟是因為理論本身不可實現還是實踐出了問題,如果理論本身可以被實現,應當如何從理論內部邏輯探討實踐失敗的原因。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討論了法國大革命時期將民主理論本土化的西耶斯的制憲理論與吉倫特派實踐。文章先從政治哲學的角度分析了西耶斯理論的內容及其為大革命時期的法國提出的政治前景,然后根據西耶斯理論的內在邏輯推導出將其現實化所需要的條件,再應用政治社會學的方法結合法國現實將這套話語解讀成現實條件,最后轉入對吉倫特派的歷史研究,將其執(zhí)政時期的實踐與西耶斯給出的條件進行比對,從理論的角度解讀吉倫特派最終失敗的原因。本文寫作目的在于通過研究一段特殊歷史時期的民主政治開端,尋找其生成所需要的諸多條件。本文的研究結論是“人民”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民主進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包括對人民主權的哲學構造、政治精英的努力以及公民文化的最終生成。在法國這樣一個將人民的整體視為絕對主權者的國家里,主權者的出場、隱退和穩(wěn)定的公民文化的形成直接決定民主政治體制的最終落實。整個過程需要一批具有愛國熱忱、審慎思考精神和熟練政治技藝的精英們來整合國家,找出國家...
【文章來源】:外交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一) 選題由來
(二) 研究綜述
(三) 論文結構
一、 西耶斯的制憲理論
(一) 西耶斯及其理論
(二) 西耶斯制憲理論的內容
1、 政治社會形成的三個時期
2、 論憲法
3、 論代表
二、 吉倫特派的政治實踐
(一) 吉倫特派簡介
(二) 吉倫特派的制憲環(huán)境(1791~1792 年的法國)
1、 君主立憲制式微——新道德認同產生
2、 國內經濟社會危機嚴重——缺乏理性的制憲空間
3、 對外戰(zhàn)爭開始——憲法難以正常實施
(三) 吉倫特派的制憲過程
1、 國民公會成立
2、 制定共和國憲法
(四) 吉倫特派的政治實踐
1、 審判國王
2、 法國對外戰(zhàn)爭
3、 吉倫特派垮臺
4、 吉倫特派實踐的意義
三、 理論與實踐的內在關聯
(一) 西耶斯理論制度化的條件
1、 民族共同感——道德認同
2、 王政與等級思想破滅——均質化國民產生
3、 穩(wěn)定的國內外環(huán)境——理性思考的外在空間
4、 憲法得到權力機構普遍共識——政治認同
5、 “非常時期”的“非常政治”綱領
6、 “非常政治”回歸“日常政治”的法律程序
(二) 吉倫特派未成功的原因
1、 缺乏可供人民理性思考的空間
2、 制憲方案未得到普遍認同
3、 “非常時期”沒有“非常政治”
(三) 山岳派的“非常政治”
1、 土地法令與限價
2、 組建革命政府
3、 全國動員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3172868
【文章來源】:外交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一) 選題由來
(二) 研究綜述
(三) 論文結構
一、 西耶斯的制憲理論
(一) 西耶斯及其理論
(二) 西耶斯制憲理論的內容
1、 政治社會形成的三個時期
2、 論憲法
3、 論代表
二、 吉倫特派的政治實踐
(一) 吉倫特派簡介
(二) 吉倫特派的制憲環(huán)境(1791~1792 年的法國)
1、 君主立憲制式微——新道德認同產生
2、 國內經濟社會危機嚴重——缺乏理性的制憲空間
3、 對外戰(zhàn)爭開始——憲法難以正常實施
(三) 吉倫特派的制憲過程
1、 國民公會成立
2、 制定共和國憲法
(四) 吉倫特派的政治實踐
1、 審判國王
2、 法國對外戰(zhàn)爭
3、 吉倫特派垮臺
4、 吉倫特派實踐的意義
三、 理論與實踐的內在關聯
(一) 西耶斯理論制度化的條件
1、 民族共同感——道德認同
2、 王政與等級思想破滅——均質化國民產生
3、 穩(wěn)定的國內外環(huán)境——理性思考的外在空間
4、 憲法得到權力機構普遍共識——政治認同
5、 “非常時期”的“非常政治”綱領
6、 “非常政治”回歸“日常政治”的法律程序
(二) 吉倫特派未成功的原因
1、 缺乏可供人民理性思考的空間
2、 制憲方案未得到普遍認同
3、 “非常時期”沒有“非常政治”
(三) 山岳派的“非常政治”
1、 土地法令與限價
2、 組建革命政府
3、 全國動員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31728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72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