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西方政治論文 >

平等觀念的反思與重塑 ——以托克維爾的政治理論為研究對象

發(fā)布時間:2021-04-05 07:51
  “平等”一詞飽含著濃厚的權(quán)利韻味和倫理價值,其內(nèi)涵亦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而日益豐富。從平等觀念的原始表達到平等理論的系統(tǒng)構(gòu)造,從平等內(nèi)容的日益豐富到平等價值的不斷開拓,平等實現(xiàn)了一個權(quán)利價值的完整演變。民眾的政治參與和個體權(quán)利意識的覺醒,使平等成為新的政治秩序問題;而革命運動的洗禮和啟蒙思想的熏陶,則使得托克維爾對平等觀念擁有獨到的見解和領(lǐng)悟。面對因極力追求平等所帶來的政治惡果,托克維爾深感痛惜,他努力調(diào)諧自由與平等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以實現(xiàn)它們政治生態(tài)中的共存。唯有端正權(quán)利心態(tài),明確權(quán)利意識,權(quán)利愿望才能得到真切而理性的表達,權(quán)利資源也才能得到充分而深度的享受。于是,托克維爾開始其新政治理論的構(gòu)建,并在此基礎(chǔ)上完成對平等觀念的反思與重塑。而這一反思與重塑的過程,不僅蘊含著托克維爾的政治關(guān)懷,而且也是理解其整個政治理論的切入點。第一部分主要介紹托克維爾思想形成的原因。深知法國革命歷史和民眾心態(tài)的托克維爾,對那種為享受平等而甘受奴役的政治現(xiàn)狀甚是擔憂。隱藏在平等機遇背后的平等危機,在為平等激情所惑的法國民眾那里,演變成政治革命與社會危機。令托克維爾好奇的是,美國社會并沒有受到這種情緒的侵擾。... 

【文章來源】: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市

【文章頁數(shù)】: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內(nèi)容摘要
Abstract
引論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綜述
        1.國外研究概述
        2.國內(nèi)研究概述
    (四)研究路徑
一、托克維爾平等思想的形成
    (一)理論淵源
    (二)社會淵源
        1. 歷史及地理根源
        2. 宗教及文化根源
        3. 法律及制度根源
二、托克維爾論平等的兩個方面
    (一)平等之善
        1. 促進自由思想
        2. 激發(fā)公共精神
        3. 孕育權(quán)利觀念
        4. 培養(yǎng)法治意識
    (二)平等之惡
        1. 削弱人的個性,導致社會平庸
        2. 趨向極端平等,導致溫和專制
        3. 助長無限權(quán)威,導致多數(shù)暴政
        4. 孕育物質(zhì)主義,導致心靈焦慮
三、托克維爾治愈平等頑疾的良方
    (一)以政治自由培育自治精神
        1. 完善結(jié)社方式
        2. 養(yǎng)成自治習慣
    (二)以宗教信仰安撫心靈焦慮
        1. 凈化人的心性
        2. 調(diào)諧公德與私德
    (三)以“正確理解的利益”原則對抗個人主義
結(jié)論
    (一)“平等論”的核心范疇
    (二)托克維爾平等思想的歷史局限
    (三)歷史視野下的托克維爾
參考文獻
附錄一:托克維爾年譜
附錄二:譯名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托克維爾民主心靈習性理論的現(xiàn)代政治價值——對我國公民理性政治參與的若干啟示[J]. 胡艷蕾.  山東社會科學. 2014(11)
[2]貴族精神與托克維爾的自由主義[J]. 潘丹.  讀書. 2014(10)
[3]貴族·民主·自由——道德哲學家托克維爾[J]. 任軍鋒.  復旦政治學評論. 2014(00)
[4]自由革命的專制命運:托克維爾的未完成革命著述[J]. 崇明.  社會. 2014(05)
[5]治國的技藝——以托克維爾對法國革命研究為中心的考察[J]. 李宏圖.  中國行政管理. 2014(07)
[6]淺析宗教在西歐與美國地位不同的原因——以托克維爾的政治思想為視角[J]. 張容川.  法制與社會. 2013(20)
[7]自由與暴政——析托克維爾“以社會制約權(quán)力”的精神意蘊[J]. 朱梅瑩.  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 2012(00)
[8]托克維爾的公共慈善觀與近代自由主義的轉(zhuǎn)型[J]. 胡勇.  政治思想史. 2012(03)
[9]托克維爾論民主的社會條件[J]. 劉培峰.  比較法研究. 2012(02)
[10]托克維爾論近代政治與宗教[J]. 陸鋒明.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6)

博士論文
[1]馬克思和托克維爾政治哲學中的“革命”問題[D]. 隋洪波.吉林大學 2013
[2]平等之后[D]. 劉依平.復旦大學 2013
[3]民主的命運:專制抑或自由[D]. 李燦.西南政法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托克維爾民主危機思想研究[D]. 李陽.山東師范大學 2014
[2]托克維爾悖論及反悖論[D]. 王千陌.首都師范大學 2014
[3]公民社會與民主[D]. 高旭.上海師范大學 2014
[4]試論托克維爾的民主思想與歷史寫作[D]. 申芳.復旦大學 2012
[5]托克維爾民主思想研究[D]. 蘇愛玲.吉林大學 2012
[6]平等的隱憂[D]. 張建容.西南政法大學 2012
[7]托克維爾平等思想評析[D]. 孫進.天津師范大學 2012
[8]論多元主義民主的社會基礎(chǔ)[D]. 彭丹曦.湖南師范大學 2009
[9]走出民主的誤區(qū)[D]. 李慧敏.西南政法大學 2009
[10]自由的困境與自由的保障[D]. 劉斌.中國政法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1194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194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d6c1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