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北部邊界與阿以和談:沖突與合作的博弈
發(fā)布時間:2019-11-13 10:11
【摘要】: “以色列北部邊界”涉及今天的以色列、敘利亞和黎巴嫩三個主權(quán)國家。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至今仍是一條未被確立的國際邊界。 敘以之間歷史上存在著三條邊界:1923年邊界、1949年;鸱纸缇和1967年6月4日線。馬德里中東和會后的雙邊談判中,以色列堅持以1923年邊界作為未來兩國正式邊界;而敘利亞則堅持以1967年6月4日線作為雙方談判的基礎。由于兩國在邊界問題上分歧嚴重,導致和談屢屢陷入僵局,至今未能恢復。 黎以兩國雖未簽署正式的邊界條約,但基本上延續(xù)著1923年邊界,沒有大的邊界糾紛。2000年5月,以色列單方面完成了從黎巴嫩南部的撤軍,只保留下薩巴阿農(nóng)場和蓋杰爾村等地的以軍據(jù)點。目前,黎以邊界沖突大多發(fā)生在此地。 歷史上,黎巴嫩曾是敘利亞的一部分。1947年,兩國相繼擺脫法國的委任統(tǒng)治,,成為獨立的主權(quán)國家。1975年爆發(fā)的黎巴嫩內(nèi)戰(zhàn)給敘利亞提供了控制黎巴嫩的契機。此后,黎巴嫩逐步成為敘利亞的“勢力范圍”。馬德里和會啟動中東和平進程以后,由于敘黎特殊關(guān)系的存在,敘以和談的停滯也造成了黎以和談的毫無進展。 阿以沖突與合作類似于博弈互動。論文擬用博弈框架來分析敘以、黎以邊界沖突與合作,以進一步探討其癥結(jié)所在,并做出相應的展望。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D737
本文編號:2560251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D73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潘光;淺談本世紀上半葉英國的巴勒斯坦政策[J];西亞非洲;1985年02期
2 殷罡,余國慶,李紹先,王京烈;我看敘以和談[J];西亞非洲;2000年01期
3 余國慶;真主黨:以敘黎三國談判桌上的棋子——黎以沖突與中東和平進程[J];西亞非洲;2000年02期
4 余國慶;以色列安全戰(zhàn)略的新階段——兼論以色列從黎巴嫩撤軍[J];西亞非洲;2000年04期
5 朱和海;水在以對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J];西亞非洲;2000年06期
6 徐向群;敘以和談的癥結(jié):安全與水資源問題探析[J];西亞非洲;1996年02期
本文編號:25602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6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