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投資”理論視角下加拿大社會政策改革考析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本文選題:社會投資 切入點:社會政策 出處:《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加拿大在20世紀70年代初建成高福利國家,然而高福利導致加拿大政府在醫(yī)療、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支出急劇增長,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壓力和消除財政赤字的社會呼聲,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在"社會投資"理論指導和影響下,加拿大從削減福利開支、投資于人民、投資兒童、多元參與四個方面進行了社會政策改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雖然加拿大的社會政策改革仍在進行當中,在某些方面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以社會投資為導向的加拿大社會政策的改革,對當代中國社會政策的改革和完善,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價值。在當代中國,社會投資也應成為社會政策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我國的社會政策改革應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政府的主導責任,積極鼓勵社會參與,擴大社會政策的覆蓋面,提高社會政策的適應性和實效性。
[Abstract]:Canada built a high-welfare state in early 1970s, but high benefits led to a sharp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on health care, social services, etc. In the face of the competitive pressures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social clamour to eliminate the fiscal deficit, since the middle of 90s, under the guidance and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investment", Canada has invested in its people by cutting welfare spending, Investment in children, multiple participation in four areas of social policy reform, thus contributing to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Although Canada's social policy reform is still under way, However, the reform of Canadian social policy oriented by social investment still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eform and perfe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policy. Social investment should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value orientation of social policy reform. China's social policy reform should adhere to people-oriented, strengthen the leading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actively encourage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expand the coverage of social policy.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policies.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九十年代以來西方社會民主黨社會政策改革研究”(2009JJD840010)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77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文君;;發(fā)展型社會政策視角下的殘疾人福利研究[J];社會工作(學術版);2011年06期
2 林淑周;;發(fā)展型社會政策視角下的民生保障和改善[J];福州黨校學報;2008年02期
3 徐建;;政策范式的演變及政策啟示——對中國社會政策成長的一個考察[J];理論界;2008年09期
4 任遠;;加強危機下的社會建設[J];理論學習;2009年10期
5 施友佃,楊波;三析“官利制”與中國近代社會投資環(huán)境[J];福州黨校學報;1998年01期
6 ;展望2009北京民生數(shù)據(jù)[J];數(shù)據(jù);2008年12期
7 崔曉峰;;“學生老板”的智業(yè)之路[J];南風窗;1993年12期
8 楊團;;慈善革命吹響號角[J];中國城鄉(xiāng)橋;2007年03期
9 權(quán)賢佐;何時走出通貨緊縮[J];了望;2000年28期
10 郭忠華;;積極促進中國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J];黨政論壇;2006年08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浩劍;腳踏實地不浮躁 明確方向保增長[N];常州日報;2008年
2 記者 楊汛;25億財政投資撬動近300億社會資金[N];北京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周靜文 趙曉勇;“實招、硬招、妙招”撐起一片天[N];新華日報;2009年
4 ;獻出愛心 關愛老人 有你 有我 有大家[N];江淮時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馮一鳴;我市前7月經(jīng)濟實現(xiàn)快速增長[N];巴中日報;2009年
6 記者 廉維亮;加快中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7 記者 杜弋鵬;北京:圍繞民生作大文章[N];光明日報;2009年
8 記者 耿諾;發(fā)放“民生紅包”帶動消費[N];北京日報;2009年
9 記者 陳建萍 特約記者 賴南輝;廣東提出努力實現(xiàn)“率先突圍”[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10 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唐鈞;中國人口老齡化的“苦果”主要在農(nóng)村[N];社會科學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立周;發(fā)展型社會政策視野下的邊疆少數(shù)民族農(nóng)村社區(qū)發(fā)展研究[D];云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波;布萊爾社會福利思想及工黨政府社會福利政策初探[D];山西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084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0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