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性別研究文獻綜述:1980-2010年
本文關鍵詞:馬來西亞性別研究文獻綜述:1980-2010年 出處:《南洋資料譯叢》2016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自獨立50年以來,馬來西亞在發(fā)展和現(xiàn)代化進程中經歷了整個社會的巨變。在國家建設中,女性的積極參與給各界帶來了影響,也產生了性別問題。這也吸引了眾多學者、研究人員甚至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和著作中對這些問題進行評論。本文試圖討論1980年至2010年間關于性別話題的研究。幾乎所有大學都有教師、研究生和博士生從事性別研究的工作,然而90年代至今,性別研究的焦點從涉及性別平等和差異的問題到跨性的問題。通過《國家婦女政策》,加強對性別研究的重視是為了在制定政策和計劃以及實施項目過程中產生創(chuàng)新性。性別研究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不僅能夠為國家政策特別是發(fā)展計劃中的政策提供建設性貢獻,也對國家產生巨大影響。
【作者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
【分類號】:D733.8;C913.68
【正文快照】: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特別是1995年的《北京宣言》之后,關于性別和性別平等的話題開始受到關注。在馬來西亞,對于性別問題的重視不僅僅停留于學術研究,其在馬來西亞第八個5年計劃(2001-2005年)和第九個5年計劃(2006-2010年)中也成為主流。這些計劃努力解決關于性別,特別是關于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婦女研究會婦女/性別研究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獲獎名單[J];婦女研究論叢;2007年01期
2 ;中國婦女研究會婦女/性別研究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獲獎名單[J];婦女研究論叢;2007年01期
3 ;2008年婦女/性別研究研訓班在京舉辦[J];婦女研究論叢;2008年03期
4 譚琳;;30年婦女/性別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中國婦運;2009年01期
5 ;中國婦女研究會2013年婦女/性別研究研訓班在京舉辦[J];婦女研究論叢;2013年03期
6 陳方;;再論女性/性別研究學科建設[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7 譚琳;吳菁;李亞妮;;將婦女/性別研究納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主流[J];婦女研究論叢;2005年S1期
8 王向梅;;“近二十年華人社會之性別研究: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婦女研究論叢;2006年01期
9 ;“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簡介[J];婦女研究論叢;2006年04期
10 ;“婦女蛐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簡介之二[J];婦女研究論叢;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謝玉娥;;論我國婦女/女性·性別研究學科資料建設[A];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高校社科信息資料建設——全國高校社科信息資料研究會第十一次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李小江;;探索婦女/性別研究與高等教育共同發(fā)展的新路子——大連(大學)個案:“科/教、師/生、校/社”合作互動[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社會發(fā)展與文明對話”社會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方剛;;關于“中性化”[A];性與性別研究(第4輯)——年度性與性別事件評點(2008-2010)[C];2011年
4 孫立梅;;經濟壓力先后出生“房奴”“婚奴”——姐相的是親,拜的是金?[A];性與性別研究(第4輯)——年度性與性別事件評點(2008-2010)[C];2011年
5 朱雪琴;;擴展你的性別觸角[A];性與性別研究(第2輯)——性別的觸角[C];2011年
6 曹賢文;;語言與性別研究的新進展:從性別本質主義理論到社會建構主義理論[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一、“年度性與性別事件評點”介紹[A];性與性別研究(第4輯)——年度性與性別事件評點(2008-2010)[C];2011年
8 李祥林;;對中國文化雌柔氣質的發(fā)生學考察[A];東方叢刊(2003年第3輯 總第四十五輯)[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杲文川;深入開展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婦女與性別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禹燕;積極探索推進婦女/性別研究的有效路徑[N];中國婦女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高峰;黃筱娜:以性別研究助力壯鄉(xiāng)婦女發(fā)展[N];中國婦女報;2014年
4 上海大學 鄧偉志;引人入勝的性別研究[N];社會科學報;2014年
5 記者 王紅梅;中國社會性別研究和倡導基金第二批授資機構倡導能力建設研討班在我市開班[N];鄂爾多斯日報;2007年
6 王亞蕓;自治區(qū)社科規(guī)劃扶持婦女性別研究[N];新疆日報(漢);2007年
7 雷光美;海峽兩岸性別研究與教學合作中心揭牌[N];福建日報;2008年
8 全國婦聯(lián)婦女研究所所長 譚琳;應以促進性別平等的方式追求性別平衡[N];中國婦女報;2012年
9 任正英;韓國的性別研究[N];中國婦女報;2003年
10 明江;人類將走向無性別時代[N];中國商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雅哲;性別操演理論視域下的身份認知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2 王娜;夫妻對話中抱怨語的性別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3 劉瑩;對在線論壇中的強化詞及其搭配的性別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年
4 杜思儒;交談中的語言與性別—差異,,權勢及和諧[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5 吳海紅;教育中的性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季江平;性別與高中生的語篇[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姝芳;社會性別研究:改革開放三十年內地華語流行音樂[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周旭陽;漢語廣告語言中的性別身份建構[D];湘潭大學;2007年
9 陳維娟;從性別角度對中英語言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詹浩;基于核密度估計的安徽省性別收入差距及其成因[D];安徽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138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31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