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路徑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路徑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我國于1954年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標志著以人大為基礎的政權制度全面確立,除去文革十年的中斷,經(jīng)歷了50年左右的發(fā)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30多年的實踐中,取得了豐富的經(jīng)驗,在我國的政治生活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雖然隨著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也逐步趨于完善,不停前進,但是我們仍應看到,出于歷史和現(xiàn)實的某些因素,現(xiàn)階段的人民代表大會還不夠完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的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本文分成三個部分,首先闡述了人大制度的概念、實質、特色等。第二部分說明該制度現(xiàn)在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從內外兩個方面,對人大的認識程度、人大監(jiān)督的法制和人大內部的激勵和競爭機制三個角度分析了存在問題的原因。最后針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完善的方法和建議,希望能夠對我國人大的發(fā)展盡一點力量。
【關鍵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大代表 完善
【學位授予單位】:中共吉林省委黨校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62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綜述8-17
-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和實質8-9
-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8
-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質8-9
-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色9-10
- (一)廣大的人民群眾基礎9
- (二)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9-10
- (三)豐富和推進了“議行合一”制度10
- 三、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優(yōu)勢10-14
-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性10-12
- (二)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yōu)勢12-14
- 四、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區(qū)別于西方議會制的特點14-17
- (一)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院制”14-15
- (二)堅定的實行民主集中制15-17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存在的問題和原因17-26
-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fā)展到今天的一些問題17-21
- (一)人大代表的職責與選民的關系問題17-18
- (二)人大代表的專職化問題18-19
- (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設置存在的問題19-21
- (四)人大與司法部門的關系問題21
- 二、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存在問題的原因21-26
- (一)對于人大制度缺乏應有的重視21-22
- (二)人大監(jiān)督的法制還不夠完善22-23
- (三)缺乏激勵和競爭機制23-24
- (四)人大代表的產生不夠公正和民主24-26
- 第三章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思考及對策26-40
- 一、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國和人民當家做主相統(tǒng)一的原則26-27
- 二、完善人大代表的選舉制度27-29
- 三、擴大人大代表專職化比例29-31
- 四、完善人大對“一府兩院”的監(jiān)督31-32
- 五、完善選民對于人大代表的監(jiān)督機制32-34
- 六、增強人大決策和議事的透明度34-35
- 七、完善人大代表和選民的溝通機制35-37
- 八、完善人大的會議制度和議事規(guī)則37-40
- 參考文獻40-42
- 后記4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福建省第十屆宣傳人大制度好新聞評選綜述[J];人民政壇;2001年10期
2 ;甘肅省人大制度研究會2002年年會在天水召開[J];人大研究;2002年09期
3 本刊評論員;;發(fā)揮人大制度的建構性作用[J];人民之聲;2004年11期
4 趙福成;;為人大制度鼓與呼[J];海南人大;2006年01期
5 ;吉林省第十五屆“宣傳人大制度好新聞”評選揭曉[J];吉林人大;2006年09期
6 黃小謹;;關于地方人大制度創(chuàng)新的思考[J];世紀橋;2009年09期
7 黃小謹;;地方人大制度創(chuàng)新的理論探析[J];嘉應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劉云耕;;堅持人大制度 弘揚民主法治[J];上海人大月刊;2010年11期
9 ;全國第一屆“宣傳人大制度好新聞”上海市獲獎作品名單[J];上海人大月刊;1992年03期
10 孫潮;;人大制度理論研究的力作——評《中國人大制度》[J];中國法學;199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馮祥武;;人大制度的思考[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2 姚文倉;;在紀念地方人大設立常委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A];紀念甘肅省人大設立常委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資深媒體人士 鄧聿文;賄選擊中人大制度軟肋[N];東方早報;2013年
2 記者 許珂;市第五屆人大制度研究會換屆[N];衡陽日報;2013年
3 記者 陳海鋒 通訊員 王小華 周妮;市人大制度研究會召開第19次研討會[N];西江日報;2013年
4 州人大常委會主任 普紹忠;加強作風建設 切實推動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與時俱進[N];紅河日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李仁芳;全力推動人大制度與時俱進和人大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N];涼山日報(漢);2014年
6 記者 李旭東;市人大制度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研究基地成立[N];鎮(zhèn)江日報;2014年
7 記者 文遠竹邋通訊員 任宣;省人大制度研究會第18次研討會召開[N];廣州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陳超良;市人大制度研究會舉行第十一次理論研討會[N];湘潭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王善業(yè) 通訊員 徐永忠;推介我市人大制度研究經(jīng)驗[N];韶關日報;2008年
10 記者 黃純芳邋通訊員 龍朝陽 路險峰;省人大制度研究會召開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N];湖南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魯建坤;呼吁機制與地方治理[D];浙江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路曼;人大代表工作站與代表履職的有效性[D];浙江大學;2015年
2 楊浩;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路徑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黨校;2016年
3 王聰;堅持與完善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問題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黨校;2016年
4 趙劍紅;論人大制度的改進與完善[D];中南大學;2005年
5 徐麗凱;制度認同視角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變遷研究[D];鄭州大學;2014年
6 陳冬虎;論人大制度下選民的罷免權[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7 張勝;人大代表履職方式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趙曉龍;完善基層人大代表聯(lián)系選民制度研究[D];云南大學;2014年
9 張磊;中國共產黨與人大制度關系的政治學分析[D];復旦大學;2009年
10 王小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完善與發(fā)展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路徑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66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36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