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國際格局轉換與中東鐵路利權的變遷(1917-1952)
發(fā)布時間:2021-01-22 17:49
中東鐵路從它建設的那一刻起就在遠東國際關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與西伯利亞大鐵路相連,成為了歐洲到太平洋沿岸的最短路線。此外,它還是俄羅斯在遠東地區(qū)獲取利益時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中東鐵路是由俄羅斯出資建設,但是它并不在俄羅斯境內,它在中國地區(qū)。這表明沙俄政府希望在自己經濟控制范圍內建立與中國接壤的“緩沖區(qū)”的想法。因為該緩沖區(qū)能夠確保俄羅斯在遠東利益上的安全。所以,在二十世紀上半葉,中東鐵路在遠東國際關系中發(fā)揮了極其顯著的作用。這主要是由于其在該地區(qū)經濟,政治和軍事戰(zhàn)略的重要性。從1917到1952年,這條鐵路成了遠東地區(qū)國際關系中的核心因素,不僅蘇聯和中國,還包括日本,美國,法國,英國以及德國都想獲得這條鐵路的利權。在所有涉及遠東的國際協定中都有關于中東鐵路所有權和管理權的條款,即確定中東鐵路的法律地位。本文旨在通過研究遠東國際格局轉換與中東鐵路利權的變遷問題,進一步加深對中東鐵路問題的認識,進一步了解中東鐵路對遠東國際關系作用。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一) 相關文獻綜述
1. 俄羅斯學者的研究
2. 中國學者的研究
3. 西方學者的研究
(二) 理論意義
(三) 現實意義
(四) 研究目標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十月革命后中東鐵路利權的易手(1917 - 1924)
(一) 十九世紀末沙俄的遠東政策與中東鐵路的修建
(二) 十月革命導致中東鐵路地位的變化
(三) 聯合委員會統(tǒng)治下的中東鐵路
(四) 中蘇關于中東鐵路利權的交涉
(五) 1924 年中蘇關于中東鐵路的協議及其影響
第二章 中蘇共治下的中東鐵路(1924 - 1931)
(一) 《奉俄協定》確立中俄共管鐵路機制
(三) 1929 年中蘇鐵路沖突及其影響
第三章 日本統(tǒng)治下的中東鐵路(1931 - 1945)
(一) 日本占領東北與蘇日關于中東鐵路利權的談判
(二) 日本占領條件下的中東鐵路管理
(三) 雅爾塔會議關于中東鐵路的秘密協議
第四章 蘇聯政府恢復對中東鐵路的利權(1945 - 1952)
(一)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與蘇聯重獲鐵路利權
(二) 中東鐵路與蘇美在中國的競爭
(三)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與中國收回中東鐵路利權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奉俄協定》是蘇聯重新控制中東鐵路的“再保險條約”[J]. 彭傳勇. 西伯利亞研究. 2010(03)
[2]論中蘇外交中的中東鐵路問題[J]. 孫國軍.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3]張學良與中東路事件[J]. 崔萍. 史學月刊. 2005(07)
[4]中東路事變:一場被遺忘的戰(zhàn)爭[J]. 吳振學,陳家光. 環(huán)球軍事. 2004(19)
[5]1917—1924年蘇俄在中東鐵路問題上的對華政策探析[J]. 杜君. 松遼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6)
[6]1917—1924年蘇俄在中東鐵路問題上的對華政策再探[J]. 杜君. 史學集刊. 2000(04)
[7]二十世紀的中俄關系史研究[J]. 黃定天. 歷史研究. 1999(04)
[8]《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愿望和結果[J]. 沈志華,謝·岡察洛夫. 中共黨史研究. 1998(02)
[9]從中東鐵路問題看早期蘇俄對華政策[J]. 趙巧萍. 廣東教育學院學報. 1997(04)
[10]日本收買中東鐵路淺析[J]. 郭洪茂.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7(02)
碩士論文
[1]中東鐵路的路權更替之考察[D]. 趙亮.吉林大學 2013
[2]中俄(蘇)史學界中東鐵路學術研究異同論[D]. 臧穎.河北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93655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一) 相關文獻綜述
1. 俄羅斯學者的研究
2. 中國學者的研究
3. 西方學者的研究
(二) 理論意義
(三) 現實意義
(四) 研究目標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十月革命后中東鐵路利權的易手(1917 - 1924)
(一) 十九世紀末沙俄的遠東政策與中東鐵路的修建
(二) 十月革命導致中東鐵路地位的變化
(三) 聯合委員會統(tǒng)治下的中東鐵路
(四) 中蘇關于中東鐵路利權的交涉
(五) 1924 年中蘇關于中東鐵路的協議及其影響
第二章 中蘇共治下的中東鐵路(1924 - 1931)
(一) 《奉俄協定》確立中俄共管鐵路機制
(三) 1929 年中蘇鐵路沖突及其影響
第三章 日本統(tǒng)治下的中東鐵路(1931 - 1945)
(一) 日本占領東北與蘇日關于中東鐵路利權的談判
(二) 日本占領條件下的中東鐵路管理
(三) 雅爾塔會議關于中東鐵路的秘密協議
第四章 蘇聯政府恢復對中東鐵路的利權(1945 - 1952)
(一)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與蘇聯重獲鐵路利權
(二) 中東鐵路與蘇美在中國的競爭
(三)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與中國收回中東鐵路利權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奉俄協定》是蘇聯重新控制中東鐵路的“再保險條約”[J]. 彭傳勇. 西伯利亞研究. 2010(03)
[2]論中蘇外交中的中東鐵路問題[J]. 孫國軍.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3]張學良與中東路事件[J]. 崔萍. 史學月刊. 2005(07)
[4]中東路事變:一場被遺忘的戰(zhàn)爭[J]. 吳振學,陳家光. 環(huán)球軍事. 2004(19)
[5]1917—1924年蘇俄在中東鐵路問題上的對華政策探析[J]. 杜君. 松遼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6)
[6]1917—1924年蘇俄在中東鐵路問題上的對華政策再探[J]. 杜君. 史學集刊. 2000(04)
[7]二十世紀的中俄關系史研究[J]. 黃定天. 歷史研究. 1999(04)
[8]《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愿望和結果[J]. 沈志華,謝·岡察洛夫. 中共黨史研究. 1998(02)
[9]從中東鐵路問題看早期蘇俄對華政策[J]. 趙巧萍. 廣東教育學院學報. 1997(04)
[10]日本收買中東鐵路淺析[J]. 郭洪茂.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97(02)
碩士論文
[1]中東鐵路的路權更替之考察[D]. 趙亮.吉林大學 2013
[2]中俄(蘇)史學界中東鐵路學術研究異同論[D]. 臧穎.河北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29936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29936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