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的公眾參與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8 17:17
隨著近年來全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用水緊張、水體污染、環(huán)境惡化等水資源問題,對社會發(fā)展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嚴重影響。要想通過水資源治理真正的改善和解決水資源問題,必須從源頭加強水資源保護。公眾是水資源的使用者,同時也應該是水資源的保護者,水資源直接影響著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水資源保護不應當僅是政府的責任,當前政府需要轉變執(zhí)政理念,還政于民,真正讓公眾參與到水資源保護中來。通過公眾參與制度解決水資源問題,亦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構建人水和諧、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必要手段,是推進中央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錢塘江流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是浙江省第一大河,世代孕育著浙江文明。雖然流域水資源總量豐富,但是年際變化幅度較大,時空分配不均勻,部分縣市存在水資源緊缺的問題,人均水資源量低于國際標準。隨著各地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人口規(guī)模不斷擴大,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不斷激化,同時流域全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水污染問題,水資源的治理與保護迫在眉睫。因此,本文運用文獻研究法,在調查國內(nèi)外學者對公眾參與水資源保護問題研究的文獻基礎之上,結合利益相關者理論等知識,對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nèi)研究綜述
1.3 研究思路和內(nèi)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關概念界定和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水資源
2.1.2 水資源保護
2.1.3 公眾參與
2.2 理論基礎
2.2.1 利益相關者理論
2.2.2 公共治理理論
2.2.3 參與式民主理論
第三章 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3.1 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必要性分析
3.1.1 公眾參與是落實水資源政策的必要條件
3.1.2 公眾參與是解決水資源公地悲劇的客觀要求
3.2 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可行性分析
3.2.1 法律制度提供權利保障
3.2.2 政務公開創(chuàng)設參與環(huán)境
3.2.3 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內(nèi)在動力
3.2.4 社會力量豐富參與渠道
第四章 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現(xiàn)狀
4.1 現(xiàn)狀調查問卷設計及信效度
4.1.1 問卷設計情況
4.1.2 問卷信效度情況
4.2 現(xiàn)狀調查樣本情況
4.2.1 樣本的典型性情況
4.2.2 樣本的可靠度情況
4.2.3 樣本的數(shù)量情況
4.2.4 樣本的分布情況
4.3 現(xiàn)狀調查結論與分析
4.3.1 公眾參與意識較高但參與頻次較低
4.3.2 公眾參與方式多樣但渠道仍不通暢
4.3.3 政務信息公開尚可但參與環(huán)節(jié)受限
4.3.4 公眾參與機會較多但反饋不夠積極
第五章 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5.1 當前流域水資源保護公眾參與中存在的問題
5.1.1 參與主體地位缺失
5.1.2 參與渠道不合理
5.1.3 參與信息不對稱
5.1.4 反饋機制不健全
5.2 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5.2.1 政府執(zhí)政理念較落后
5.2.2 全民參與氛圍待強化
5.2.3 公眾參與權利有缺失
5.2.4 參與渠道機制不健全
5.2.5 社會組織培育不到位
5.2.6 信息保障制度待完善
第六章 提高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對策
6.1 逐步轉變政府執(zhí)政理念
6.2 宣傳教育強化參與氛圍
6.3 完善立法保障參與權利
6.4 優(yōu)化機制豐富參與渠道
6.5 提升保障培育社會組織
6.6 健全制度強化信息保障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態(tài)文明視野下的水資源保護利用問題研究[J]. 賈艷梅. 中國水運. 2018(03)
[2]《水污染防治法》中公眾參與探討——以貴陽市兩湖一庫水資源現(xiàn)狀為例[J]. 崔雪蓮,高興文. 凱里學院學報. 2017(04)
[3]“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背景下我國水環(huán)境管理優(yōu)化對策研究[J]. 宋旭,孫士宇,張偉,陳瀛. 環(huán)境保護科學. 2017(02)
[4]論生態(tài)文明視野下的水資源保護及利用[J]. 易艷. 理論月刊. 2017(02)
[5]水資源管理中的公眾參與制度研究[J]. 孫海濤. 理論月刊. 2016(09)
[6]淺析流域水資源的生態(tài)補償制度[J]. 鄭曉慧. 知識經(jīng)濟. 2016(02)
[7]論《水法》修改中社會公眾參與制度的構建——兼論“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的法律化[J]. 姚金海. 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 2015(05)
[8]城鎮(zhèn)化進程中提高公眾參與成效的路徑研究——以水資源保護為例[J]. 王藍藍. 學理論. 2015(22)
[9]水污染治理中的公眾參與[J]. 李垚,呂軍利. 特區(qū)經(jīng)濟. 2013(02)
[10]對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意見反饋機制的思考[J]. 鄧勇.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11(05)
博士論文
[1]流域管理中社區(qū)和農(nóng)戶參與機制研究[D]. 王俊燕.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2017
[2]中國水資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張一鳴.西南政法大學 2015
[3]水污染防治中公眾參與問題研究[D]. 李永勝.吉林大學 2014
[4]跨國水資源的國際合作法律研究[D]. 白明華.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2014
[5]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農(nóng)業(yè)水資源管理的適應對策[D]. 張秀琴.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3
[6]中國-東盟國際河流保護合作法律機制研究[D]. 余元玲.重慶大學 2011
[7]城市飲用水源保護與管理機制研究[D]. 陳曦.中國地質大學 2010
[8]水質型缺水地區(qū)節(jié)水型社會評價體系與激勵機制研究[D]. 陳靜.華東師范大學 2009
[9]公眾參與在流域水資源集成管理中的理論、方法與實踐[D]. 杜鵬.西北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黔東南州飲用水源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 諶曦.貴州民族大學 2017
[2]我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立法探析[D]. 哈麗芳.武漢大學 2017
[3]湖北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 熊威.貴州民族大學 2017
[4]黔東南州水資源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 王萍.貴州民族大學 2016
[5]格洛馬河水資源一體化管理中的公眾參與研究[D]. 劉芬.湖南大學 2016
[6]水資源保護中的公眾參與機制完善研究[D]. 王藍藍.蘇州大學 2016
[7]甘肅石羊河流域水資源治理政策研究[D]. 賈玉婷.蘭州大學 2016
[8]湘江干流水污染治理中的公眾參與機制研究[D]. 張夢麗.廣西大學 2015
[9]公眾參與流域生態(tài)補償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D]. 劉佳.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5
[10]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法律問題研究[D]. 范瑤.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85332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nèi)研究綜述
1.3 研究思路和內(nèi)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關概念界定和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水資源
2.1.2 水資源保護
2.1.3 公眾參與
2.2 理論基礎
2.2.1 利益相關者理論
2.2.2 公共治理理論
2.2.3 參與式民主理論
第三章 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3.1 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必要性分析
3.1.1 公眾參與是落實水資源政策的必要條件
3.1.2 公眾參與是解決水資源公地悲劇的客觀要求
3.2 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可行性分析
3.2.1 法律制度提供權利保障
3.2.2 政務公開創(chuàng)設參與環(huán)境
3.2.3 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內(nèi)在動力
3.2.4 社會力量豐富參與渠道
第四章 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現(xiàn)狀
4.1 現(xiàn)狀調查問卷設計及信效度
4.1.1 問卷設計情況
4.1.2 問卷信效度情況
4.2 現(xiàn)狀調查樣本情況
4.2.1 樣本的典型性情況
4.2.2 樣本的可靠度情況
4.2.3 樣本的數(shù)量情況
4.2.4 樣本的分布情況
4.3 現(xiàn)狀調查結論與分析
4.3.1 公眾參與意識較高但參與頻次較低
4.3.2 公眾參與方式多樣但渠道仍不通暢
4.3.3 政務信息公開尚可但參與環(huán)節(jié)受限
4.3.4 公眾參與機會較多但反饋不夠積極
第五章 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5.1 當前流域水資源保護公眾參與中存在的問題
5.1.1 參與主體地位缺失
5.1.2 參與渠道不合理
5.1.3 參與信息不對稱
5.1.4 反饋機制不健全
5.2 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5.2.1 政府執(zhí)政理念較落后
5.2.2 全民參與氛圍待強化
5.2.3 公眾參與權利有缺失
5.2.4 參與渠道機制不健全
5.2.5 社會組織培育不到位
5.2.6 信息保障制度待完善
第六章 提高錢塘江流域水資源保護中公眾參與的對策
6.1 逐步轉變政府執(zhí)政理念
6.2 宣傳教育強化參與氛圍
6.3 完善立法保障參與權利
6.4 優(yōu)化機制豐富參與渠道
6.5 提升保障培育社會組織
6.6 健全制度強化信息保障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態(tài)文明視野下的水資源保護利用問題研究[J]. 賈艷梅. 中國水運. 2018(03)
[2]《水污染防治法》中公眾參與探討——以貴陽市兩湖一庫水資源現(xiàn)狀為例[J]. 崔雪蓮,高興文. 凱里學院學報. 2017(04)
[3]“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背景下我國水環(huán)境管理優(yōu)化對策研究[J]. 宋旭,孫士宇,張偉,陳瀛. 環(huán)境保護科學. 2017(02)
[4]論生態(tài)文明視野下的水資源保護及利用[J]. 易艷. 理論月刊. 2017(02)
[5]水資源管理中的公眾參與制度研究[J]. 孫海濤. 理論月刊. 2016(09)
[6]淺析流域水資源的生態(tài)補償制度[J]. 鄭曉慧. 知識經(jīng)濟. 2016(02)
[7]論《水法》修改中社會公眾參與制度的構建——兼論“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的法律化[J]. 姚金海. 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 2015(05)
[8]城鎮(zhèn)化進程中提高公眾參與成效的路徑研究——以水資源保護為例[J]. 王藍藍. 學理論. 2015(22)
[9]水污染治理中的公眾參與[J]. 李垚,呂軍利. 特區(qū)經(jīng)濟. 2013(02)
[10]對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意見反饋機制的思考[J]. 鄧勇.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11(05)
博士論文
[1]流域管理中社區(qū)和農(nóng)戶參與機制研究[D]. 王俊燕.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2017
[2]中國水資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張一鳴.西南政法大學 2015
[3]水污染防治中公眾參與問題研究[D]. 李永勝.吉林大學 2014
[4]跨國水資源的國際合作法律研究[D]. 白明華.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2014
[5]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農(nóng)業(yè)水資源管理的適應對策[D]. 張秀琴.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2013
[6]中國-東盟國際河流保護合作法律機制研究[D]. 余元玲.重慶大學 2011
[7]城市飲用水源保護與管理機制研究[D]. 陳曦.中國地質大學 2010
[8]水質型缺水地區(qū)節(jié)水型社會評價體系與激勵機制研究[D]. 陳靜.華東師范大學 2009
[9]公眾參與在流域水資源集成管理中的理論、方法與實踐[D]. 杜鵬.西北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黔東南州飲用水源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 諶曦.貴州民族大學 2017
[2]我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立法探析[D]. 哈麗芳.武漢大學 2017
[3]湖北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 熊威.貴州民族大學 2017
[4]黔東南州水資源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 王萍.貴州民族大學 2016
[5]格洛馬河水資源一體化管理中的公眾參與研究[D]. 劉芬.湖南大學 2016
[6]水資源保護中的公眾參與機制完善研究[D]. 王藍藍.蘇州大學 2016
[7]甘肅石羊河流域水資源治理政策研究[D]. 賈玉婷.蘭州大學 2016
[8]湘江干流水污染治理中的公眾參與機制研究[D]. 張夢麗.廣西大學 2015
[9]公眾參與流域生態(tài)補償意愿的影響因素研究[D]. 劉佳.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5
[10]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法律問題研究[D]. 范瑤.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853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29853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