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學位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D82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第一節(jié)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jié) 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相關概念的梳理
第一節(jié) 政黨外交、黨際關系與黨的對外工作
第二節(jié) 十八大以來政黨外交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第二章 十八大以前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歷史回顧及其啟示
第一節(jié) 中共政黨外交前30年回顧
第二節(jié) 中共政黨外交后40年回顧
第三節(jié) 中共政黨外交的啟示
第三章 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進入新時代
第一節(jié) 十八大以來的國內外局勢對黨的對外工作的新要求
第二節(jié) 十八大以來政黨外交的歷史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政黨外交進入新時代
第四章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新思想新理念
第一節(jié) 對政黨外交地位作用的新認識
第二節(jié) 建立和發(fā)展新型政黨關系
第五章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新實踐
第一節(jié) 維護共同利益,保持與社會主義國家政黨交往
第二節(jié) “親、誠、惠、容”,處理好同周邊國家黨際關系
第三節(jié) 推動務實合作,加強與發(fā)展中國家政黨交往
第四節(jié) 合作共贏,深化同大國大黨的機制化交往
第六章 十八大以來中共政黨外交的顯著特點
第一節(jié) 抓政黨,發(fā)揮好政治引領作用
第二節(jié) 攢人脈,不斷壯大知華友華力量
第三節(jié) 抓調研,為中央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節(jié) 展形象,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件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科杰;;關于政黨外交研究的若干思考[J];新視野;2018年01期
2 楊揚;;21世紀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三重維度[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8年01期
3 夏攀;;中聯(lián)部與改革開放后的“政黨外交”[J];領導文萃;2015年01期
4 楊雨茗;;試論新時期中共政黨外交面臨的挑戰(zhàn)[J];赤子(上中旬);2015年20期
5 吳興唐;;探索中國政黨外交的新發(fā)展[J];當代世界;2013年01期
6 楊揚;;論建國后毛澤東的政黨外交觀[J];攀登;2012年02期
7 吳興唐;;中國特色政黨外交的理論思考[J];當代世界;2011年03期
8 吳興唐;;中國特色政黨外交與黨的事業(yè)發(fā)展同行[J];紅旗文稿;2011年06期
9 李廣民;歐斌;;從與日本民主黨的交流看中共政黨外交[J];中共黨史研究;2010年02期
10 趙可金;;政黨外交及其運行機制[J];當代世界;2010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創(chuàng)峰;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理論與實踐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2 姜峰;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國際身份演變研究[D];外交學院;2015年
3 張蕾蕾;社會身份理論視域下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時新華;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理論·實踐·經驗[D];山東大學;2011年
5 王建;和諧思維視域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外交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廣;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外交學院;2018年
2 楊勝剛;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中的國家利益研究[D];外交學院;2018年
3 嚴漢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開展政黨外交的歷程及其經驗研究[D];廣西大學;2017年
4 高雅;中國共產黨與阿拉伯國家政黨外交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5 任楊文;試論建國后中國共產黨政黨外交思想的演進與發(fā)展[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6 白曉芬;中國共產黨關于政黨外交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D];內蒙古大學;2004年
7 肖慧敏;中日政黨外交對政府外交的作用和影響[D];山東大學;2011年
8 黃剛;戰(zhàn)后中日關系中的政黨外交[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9 張道平;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新型黨際關系理論的形成、發(fā)展與運用[D];中南大學;2009年
10 劉雙峰;政黨外交與國家軟實力建設探析[D];外交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28600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286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