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視域下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2 02:08
本文關鍵詞:和諧社會視域下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上出現(xiàn)了市場經(jīng)濟多元化、價值多元化的現(xiàn)象。些亞健康文化不斷侵蝕著人們的思想和優(yōu)良的生活方式,導致未成年人內(nèi)心需求的改變,成為誘導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刻根源。未成年人犯罪又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成為和諧社會中不穩(wěn)定的因素。所以,加大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研究已刻不容緩。 筆者深入學習和諧社會的理論研究成果,從和諧的社會視角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論文的內(nèi)容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章提出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研究未成年犯罪的現(xiàn)實意義、理論意義、國內(nèi)外研究狀況,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起到引導作用。 第二章首先對和諧社會理論進行了分析,和諧社會理論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社會主義建設進行的積極探索,是中國共產(chǎn)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其次,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及現(xiàn)狀進行簡潔的概述:再次,對未成年人犯罪與和諧社會的辯證關系進行了分析,通過這個內(nèi)在關系把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 第三章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進行了著重分析。通過對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中不和諧因素的研究,得出不和諧因素影響了未成年人的需要結構,需要結構層次的畸形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內(nèi)在動力。 第四章結合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特點,提出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和治理措施。如在立法、執(zhí)法建立和諧的環(huán)境;嚴格把握自身和諧、自身與其他人的和諧和自身與社會的和諧;優(yōu)化未成年人成長的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權和社會基本生活、就業(yè)加以保障;創(chuàng)建和諧的司法環(huán)境,積極發(fā)揮未成年人前科消滅的激勵作用;加強對出獄未成年人的保護,防治重新犯罪等等。 筆者希望通過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研究,為實現(xiàn)和諧社會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和諧社會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犯罪 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石油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17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緒論7-15
- 1.1 研究背景7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義7-10
- 1.2.1 研究目的7-8
- 1.2.2 研究意義8-10
- 1.3 國內(nèi)外研究概況及存在問題10-13
- 1.3.1 國外研究概況10-11
- 1.3.2 國內(nèi)研究概況11-13
- 1.4 研究的理論依據(jù)、方法、思路13-15
- 1.4.1 研究的理論依據(jù)13
- 1.4.2 研究的方法13
- 1.4.3 研究的思路13-15
- 第2章 和諧社會理論與未成年人犯罪問題15-19
- 2.1 和諧社會理論概述15-16
- 2.2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16-17
- 2.2.1 未成年人犯罪概念16
- 2.2.2 未成年人犯罪的現(xiàn)狀16-17
- 2.3 和諧社會與未成年人犯罪的辯證關系17-19
- 2.3.1 構建和諧社會是防治未成年犯罪的重要措施17
- 2.3.2 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內(nèi)在要求17-19
- 第3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19-27
- 3.1 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矛盾19-20
- 3.2 家庭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20-22
- 3.3 學校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22-23
- 3.4 社會環(huán)境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23-25
- 3.5 法律層面存在的問題25-27
- 第4章 防治未成年人犯罪的對策27-37
- 4.1 在未成年人中灌輸和諧理念,預防未成年人犯罪27-28
- 4.1.1 把握未成年人自身的和諧,努力提高自身素養(yǎng)27
- 4.1.2 建立積極、健康、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和諧人際關系27-28
- 4.1.3 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構建人與社會的和諧28
- 4.2 全方位、多層次加強和諧環(huán)境的建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28-31
- 4.2.1 營造和諧的家庭關系,給未成年人一個“平靜的港灣”28-29
- 4.2.2 學校要注重教學中的和諧29
- 4.2.3 凈化社會不良影響,提供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29-30
- 4.2.4 著力解決未成年人的社會保障及就業(yè)問題30
- 4.2.5 減少教育制度上的不平等,尤其關注“二代移民”和流浪兒童的教育問題30-31
- 4.3 堅持和諧理念,防治未成年人犯罪31-37
- 4.3.1 立法過程中要體現(xiàn)和諧理念31
- 4.3.2 執(zhí)法過程中要體現(xiàn)和諧理念31-33
- 4.3.3 完善未成年人社區(qū)矯正制度33-34
- 4.3.4 加強對出獄未成年人的保護,減少重新犯罪34-35
- 4.3.5 建立前科消滅制度,讓未成年犯順利回歸社會35-37
- 第5章 結論37-38
- 注釋38-39
- 致謝39-40
- 參考文獻40-42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成果4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振;;淺析和諧語境下的犯罪途徑控制[J];才智;2011年05期
2 鐘黎;姚小麗;;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滅制度相關問題探討[J];法制與社會;2008年24期
3 劉凌梅;關于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點消滅制度的思考[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3年01期
4 陳夢琪;英國社區(qū)矯正制度評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3年06期
5 孔維釗;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缺陷[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5年01期
6 徐阜清;;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審查逮捕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的探討[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周淼;;公安機關防治未成年人犯罪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何思紅;;社會和諧與人的全面發(fā)展[J];理論與當代;2007年07期
9 朱力;對“和諧社會”的社會學解讀[J];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10 陸時莉;矯正需要結構的偏頗抑制青少年違法犯罪[J];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本文編號:8344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834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