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規(guī)范刑法學中“犯罪”的價值因素——兼論刑法學與犯罪學在研究犯罪問題上的分野
本文關鍵詞:論規(guī)范刑法學中“犯罪”的價值因素——兼論刑法學與犯罪學在研究犯罪問題上的分野
更多相關文章: 犯罪 價值 規(guī)范刑法學
【摘要】:在規(guī)范刑法學研究中,犯罪是一種評價事實,作為一種事實本身,除了它的客觀性以外,同時包含著主體對它的價值判斷。對于價值事實來說,孤立地看,價值判斷具有決定其性質的意義。但同時,作為以犯罪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存在及其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的犯罪學,在具體研究中如何避免研究者的不當價值涉入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關鍵詞】: 犯罪 價值 規(guī)范刑法學
【分類號】:D914;D917
【正文快照】: 一、刑法學與犯罪學在研究犯罪問題上的分野刑法學與犯罪學都以犯罪為研究對象,從邏輯上看兩者的研究視角必有不同,否則就沒有后來犯罪學產(chǎn)生的必要了。近代刑法學從十六世紀末到十八世紀的啟蒙思想中萌芽,產(chǎn)生于結束封建罪刑擅斷的需要,其學科任務是推行和提倡刑事法治。罪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梁根林;;從絕對主義到相對主義——犯罪功能別議[J];法學家;2001年02期
2 王牧;;犯罪概念:刑法之內與刑法之外[J];法學研究;2007年02期
3 王牧;學科建設與犯罪學的完善[J];法學研究;1998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大友;政治本體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2 陳世英;;略談原始社會的婚姻形態(tài)[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3 王浩斌;王飛南;;試論政治倫理化的底線、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會的制度生態(tài)訴求[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4 王洪波;李穎;;社群與個人孰先孰后?——對社群主義的反思[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5 白立強;;唯物史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6 廖建新;;“氏族”研究綜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7 桑扎;貢保扎西;;論唐代的和親政策和民族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8 陳海平;;困境與進路:司法改革語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9 曹險峰;;羅馬法中的人格與人格權[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10 孫晉;;產(chǎn)融結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論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趙春明;;改革: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薛寧蘭;;一夫一妻制是人類社會的文明選擇——學習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札記[A];中國社會科學院黨校第33期進修班中國社會科學院黨校辦公室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邊境地區(qū)國情調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4 呂靜;;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婦女解放[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5 鄭陳榮;;論公平正義在構建高校和諧校園中的作用及其實踐原則[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高峰;;社會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論的研究視角[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杜勇敏;;影響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社會因素分析[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宋寶安;張一;;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控制物價促進穩(wěn)定的基本戰(zhàn)略[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9 王曉嶸;;聚焦中國農(nóng)村婦女的土地權利[A];中國社會學會2007年會“社會建設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10 李明水;;關于建立權力制約機制、防止腐敗滋生的對策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晶;希臘古典時期訴訟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劉源;論我國犯罪構成結構之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秦曼;海洋漁業(yè)資源資產(chǎn)的產(chǎn)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9 馮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叢海平;元代軍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廉靖;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nóng)村矛盾化解機制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沈潔;離婚后扶養(yǎng)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倫春族文化變遷研究(1895-1915年)[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胡警月;馬克思與阿爾都塞意識形態(tài)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閆雪梅;民族文化視閾下廣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張雷;抗戰(zhàn)時期《大公報》(桂林版)言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7 王熠;毛澤東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8 孫拉薩;網(wǎng)絡空間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的平衡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李曉冉;論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蔣鸝然;論“疾病”在婚姻關系中的法律效果[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Bernd Schünemann ,勞東燕;沒有刑法就沒有犯罪(nulla poena sine lege)[J];金陵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2 劉雯霞;析我國刑法第十三條之規(guī)定[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3 高銘暄;陳興良;;挑戰(zhàn)與機遇:面對市場經(jīng)濟的刑法學研究[J];中國法學;1993年06期
4 劉艷紅;社會危害性理論之辨正[J];中國法學;2002年02期
5 王牧;犯罪學與刑法學的科際界限[J];中國法學;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牧;要用犯罪學的理論指導犯罪對策[J];山東公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2 王敏;關于我國犯罪學中犯罪概念的幾點思考[J];青少年犯罪問題;1999年03期
3 于國旦,蘇明月;中國法學會犯罪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綜述[J];中國法學;2004年05期
4 賀曉榮 ,段立文;犯罪根源論的歷史考察與現(xiàn)實啟示[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0年02期
5 康樹華;中國犯罪學的未來展望[J];中國刑事法雜志;1999年05期
6 王敏;關于我國犯罪學中犯罪概念的幾點思考[J];山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2期
7 吳強軍,王敏遠;犯罪學研究述評[J];法學研究;2000年01期
8 康樹華;中國犯罪學研究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4期
9 何勤華;繁榮犯罪研究 豐富先進文化——《犯罪學大百科全書》之編序[J];法學;2004年09期
10 夏涼;;犯罪學宏觀對策論要[J];法制與社會;2011年1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牧;;犯罪現(xiàn)象存在論[A];犯罪學論叢(第三卷)[C];2005年
2 劉廣三;吳長征;;犯罪進化論[A];犯罪學論叢(第一卷)[C];2003年
3 賈桂海;;尋找安全之路——犯罪學的向度與進路[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4 劉貴萍;;對貴陽市拐賣兒童犯罪的犯罪學分析[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1世紀貴州社會發(fā)展研討會”暨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杜雄柏;梁明曄;;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shù)姆缸飳W根據(jù)[A];犯罪學論叢(第六卷)[C];2008年
6 甘建一;;法醫(yī)學被鑒定人與犯罪學中被害人的相關性探討[A];全國第十二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7 林勇;張東軍;胡澤卿;毛遠毅;王彬;;癲癇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犯罪學特征研究[A];中國法醫(yī)學會第三屆全國司法精神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莊永廉;;加入WTO后犯罪問題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會議——暨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C];2002年
9 宋浩波;;論犯罪學的社會醫(yī)學性質——兼論犯罪學與我國刑事法律制度建設[A];犯罪學論叢(第六卷)[C];2008年
10 李衛(wèi)紅;;刑事政策概念誤區(qū)種種及矯正[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牧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犯罪學學會會長,亞洲犯罪學學會副主席;犯罪學的方法論價值[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王牧;犯罪學:研究犯罪現(xiàn)象規(guī)律的社會科學[N];光明日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張亮;兩岸相互“取經(jīng)”共商金融犯罪對策[N];法制日報;2010年
4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05級 張媛媛;從犯罪學的角度看嚴打[N];駐馬店日報;2010年
5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 趙寶成;校園襲擊案的犯罪學分析[N];檢察日報;2010年
6 本報特約記者 李智超;與殺人惡魔的十年同居生活[N];世界報;2010年
7 ;中外專家共商打擊跨國洗錢犯罪對策[N];法制日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羅欣;從實然到應然:本體犯罪學VS規(guī)范刑法學[N];檢察日報;2009年
9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陳偉;“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之合理解釋[N];人民法院報;2011年
10 秦曉;方法的創(chuàng)新孕育著學科的突破[N];法制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冰洋;商業(yè)犯罪論要[D];吉林大學;2006年
2 劉耀彬;馬克思主義犯罪學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3 丁英華;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4 孫恒山;腐敗犯罪控制論[D];吉林大學;2006年
5 王連生;價格違法犯罪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黃志偉;戰(zhàn)略管理中的價值權力問題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7 李鴻生;價值因素、環(huán)境因素與股票市場定價[D];暨南大學;2009年
8 陳屹立;中國犯罪率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9 李元鶴;刑事政策論綱[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10 馬皚;對犯罪人本質特征的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龍文進;論犯罪學視野下的同性戀犯罪[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宋會敏;從“犯罪之都”到“安全城市”[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永然;犯罪學方法論的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4 陳紅;詐騙犯罪的犯罪學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5 陳桃;當代大學生常見犯罪的原因與預防[D];吉林大學;2010年
6 陳軒凱;論犯罪的生物學原因[D];復旦大學;2011年
7 楊娟;論我國管制刑的現(xiàn)狀與完善[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8 彭江華;犯罪學語境下的中亞國際恐怖主義[D];新疆大學;2005年
9 文竹;陜西省青少年犯罪預防與治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10 趙小亮;公安警察職務犯罪的原因與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949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69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