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白領犯罪概念的界定
發(fā)布時間:2021-04-18 18:57
由20世紀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經(jīng)濟模式的轉(zhuǎn)變,中國社會正經(jīng)歷著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在此過程中,社會資源重置,社會利益重構。隨著社會結(jié)構和運轉(zhuǎn)機制發(fā)生急劇變化,中國的犯罪率也呈明顯增長的趨勢,這其中白領犯罪的增長成為我們不能忽視也不容輕視的社會問題。由于“白領”這一社會群體的特殊性決定了“白領犯罪”有著不同于其他犯罪的特殊屬性,因而,如何客觀完整的表述和界定“白領犯罪”這一概念,不僅關系到區(qū)分此種類型的犯罪,還直接牽系到此類犯罪的預防矯治等一系列的現(xiàn)實問題。 本文中,筆者試圖通過對白領概念的界定為切入點,從白領自身文化、經(jīng)濟、社會等層面的特點出發(fā),闡釋和探究白領犯罪概念。在對白領犯罪的研究尚未形成明確系統(tǒng)的理論時,對白領犯罪概念的探求無疑是深化對白領犯罪認識的必經(jīng)階段和首要步驟,這也是全面認識白領犯罪的必要準備。 白領犯罪對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危害之巨大是有目共睹的,除了其具備了一般犯罪的共性之外,其自身的經(jīng)濟性、隱蔽性等特殊屬性更是我們不容忽視的著眼點。本文試結(jié)合社會學,犯罪學以及犯罪心理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方式進行研究和闡釋,F(xiàn)將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概述如下: 論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對白領的概念加以界定,從文化、經(jīng)濟、思想等多個角度剖析白領的社會定位,在對白領概念界定的基礎上第二部分對白領犯罪概念加以界定,這部分試圖通過對各國白領犯罪概念的比較研究,并結(jié)合我國白領犯罪的實際,深入探討“白領犯罪”的本質(zhì)屬性,給出一個較為深刻而完整的白領犯罪概念。第三部分闡釋白領犯罪的特征,這一部分意圖區(qū)分白領犯罪和其他犯罪的不同之處,在加深對白領犯罪概念理解的同時更加關注“白領犯罪”的自身特點。第四部分析白領犯罪界定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重點闡述社會信任和白領犯罪,社會認可和白領犯罪,機會風險和白領犯罪的關系。第五部分結(jié)合一些具體的目前存在爭議的犯罪具體說明白領犯罪概念的外延。 筆者在參閱了國內(nèi)外對白領犯罪研究的許多資料后,深刻的感受到對白領犯罪概念界定是深入研究白領犯罪的首要之舉。對白領犯罪的研究可以說是浩如煙海,深比穹宇,有犯罪學方面的,有刑罰學方面的,有犯罪心理學方面的,有經(jīng)濟學方面的,有社會學方面的,研究角度之多多如繁星,甚至在每個領域里白領犯罪概念的稱謂和表述都不一樣,所以筆者試想在法學研究領域里對白領犯罪概念加以相對準確地界定和闡釋,以期為通說的白領犯罪概念貢獻一點點的薄力。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D917
本文編號:2513545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D917
文章目錄
摘要
前言
一、白領的界定
(一) 勞動付出形式以腦力勞動為主
(二) 職業(yè)者的職位較高或不可替代
(三) 物質(zhì)生活水平較高
(四) 危機意識較強加之精神壓力較大
二、白領犯罪概念的界定
(一) 白領犯罪概念的比較研究
(二) 白領犯罪概念的界定
三、白領犯罪的特征
(一) 刑事違法性
(二) 形式隱蔽性
(三) 職務相關性
(四) 經(jīng)濟危害性
(五) 涉域廣泛性
(六) 形式智能性
四、白領犯罪概念界定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 社會信任和白領犯罪
(二) 社會認可和白領犯罪
(三) 機會風險和白領犯罪
五、對一些犯罪是否是白領犯罪的討論
(一) 計算機犯罪
(二) 證券犯罪
(三) 職務犯罪
(四) 新型毒品犯罪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薛飛;中國白領犯罪理論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2 張歆;白領女性犯罪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3 程望;經(jīng)濟型白領犯罪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135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513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