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會弱者的犯罪控制
[Abstract]:The social weak is a special social group, which has the poverty of economic situation, the depression of mental mood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tolerance. The main body of the crime of the weak in society is the disabled, the disaster victims, the laid-off and unemployed persons, the urban migrant workers. The types of crimes are mainly crimes of infringing property and endangering public safety, and the crime rate of recidivism is high. The root of the crime lies in the society, but not in the weak. Therefore, the crime control of the social weak should focus on non-penal measures, that is, social support.
【作者單位】: 湘潭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袁亞愚;對近年來歧視進城務工農(nóng)民現(xiàn)象的思考[J];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敏杰;論社會工作與弱勢群體關懷[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2 孫蕾,彭祥睿;三農(nóng)問題中的“邊緣思維”現(xiàn)象探微[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3 霍憲丹,翟中東;犯罪發(fā)生的“引發(fā)式”解釋及其價值[J];比較法研究;2005年05期
4 郭惠川;淺析我國現(xiàn)階段農(nóng)民的政治心理變化[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5 藍李焰,何水;城市農(nóng)民工社會支持中的問題與對策[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6 吳曉;城市中的“農(nóng)村社區(qū)”——流動人口聚居區(qū)的現(xiàn)狀與整合研究[J];城市規(guī)劃;2001年12期
7 楊奎臣,章輝美;網(wǎng)絡暴力亞文化對青少年侵犯行為的助長及對策[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8 龐文;都市農(nóng)民工的權益侵害與保護——武漢市農(nóng)民工權益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報告[J];城市問題;2003年03期
9 吳曉,吳明偉;物質性手段:作為我國流動人口聚居區(qū)一種整合思路的探析[J];城市規(guī)劃匯刊;2002年02期
10 錢大軍,王哲;法學意義上的社會弱勢群體概念[J];當代法學;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方曉紅;;經(jīng)濟信息在蘇南農(nóng)村的傳播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2 王毅杰;梁子浪;;試析流動兒童與城市社會的融合困境[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任麗新;;二元勞動力市場與城市農(nóng)民工的權益保護問題[A];山東省社會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吳曉;;我國進城農(nóng)民的居住空間探析及其對策研究——以南京市的租居型外來工為例[A];和諧城市規(guī)劃——2007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陳樹文;陳洛湘;;論社會轉型期平等觀念構建的現(xiàn)實指向[A];“全球化與人的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暉;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2 劉仁文;刑事政策及其過程[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3 張長紅;刑事責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4 黃華生;論刑罰輕緩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5 許秀中;刑事政策系統(tǒng)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6 黃海艷;發(fā)展項目的公眾參與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7 張春敏;論我國就業(yè)結構的矛盾及其調(diào)整[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8 何承斌;貪污犯罪比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9 王晶;社會轉型時期中國農(nóng)民信仰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戴俊潭;電視傳播與轉型期中國農(nóng)民的意識現(xiàn)代化[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凌;轉型時期中國城市弱勢群體就業(yè)支持體系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龔建民;試論流動人口犯罪[D];湘潭大學;2006年
3 陳雅麗;當前我國城市貧困問題的研究與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朱海燕;毒品犯的人格結構與類型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張海夫;《論馬克思主義市民社會思想及意義》[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張改清;山西農(nóng)戶人力資本研究[D];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7 王新杰;江蘇城鄉(xiāng)居民與報紙媒介接觸行為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8 趙志軍;社會救助法律制度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9 劉東民;加羅法洛自然犯罪思想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10 汪擁政;弱勢群體的法律制度保障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麗麗;弱勢群體犯罪問題及其防控對策[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2 吳紅遐;弱勢群體暴力犯罪防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3 文建學;轉型期弱勢群體犯罪的法律思考[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07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40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