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少年抗逆力的恢復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all kinds of social adversity faced by juvenile delinquents and the important elements of cultivating juvenile delinquents to resist adversity, and records the preliminary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of cultivating the resilience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華北電力大學
【分類號】:C913.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曉明;;施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之隱憂[J];法學研究;2007年05期
2 黃春燕,于海楠;論強化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家庭機制[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唐芳;;恢復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王婉冰;薩瑟蘭的不同交往理論及其啟示[J];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研究;2005年03期
5 萬筱萍;民工犯罪原因及其預防[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年05期
6 陳曉明;學校與青少年犯罪防范:以社會控制理論為基礎[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4年04期
7 姚建龍;趙琛與《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4年04期
8 金一清;師生關系互動與青少年犯罪預防[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5年02期
9 肖建國;林志強;;社區(qū)青少年法律概念的界定及意義[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6年02期
10 郭子賢;;對“黑社會組織”概念的詞義分析與實證考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維;社區(qū)矯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2 姚建龍;福利、懲罰與少年控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3 張中;刑事訴訟關系的社會學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孫文紅;刑事政策視野中的司法理念[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5 廖斌;監(jiān)禁刑現(xiàn)代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6 李艷玲;量刑方法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7 單勇;犯罪的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洪波;社會轉型期流動人口犯罪問題探析[D];四川大學;2006年
2 張慶武;網(wǎng)絡與未成年人犯罪相關性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3 周煒;昆明市社區(qū)警務工作居民滿意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4 代碧忠;犯罪化概念原探[D];湘潭大學;2007年
5 王雪鵬;恢復性司法初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6 于小鈁;犯罪危險性人格之理論和實證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陳丹;甘肅省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初探[D];蘭州大學;2007年
8 張娜;少年暴力與暴力文化相關性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9 王箏;女大學生財產(chǎn)型犯罪動機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10 李靜;轉型社會家庭功能的變遷與未成年人犯罪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新年寄語[J];前進;1995年01期
2 李淑潔;“突破”怎樣培養(yǎng)“領袖”——國際華人“青年領袖”訓練營完全手冊[J];中國青年研究;2002年04期
3 陸小婭;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青少年心理問題[J];中國青年研究;2003年06期
4 蔡元云;新一代的解構與重建:香港經(jīng)驗[J];當代青年研究;2005年07期
5 陳志成;;抗逆力——公務員能力建設的關鍵[J];中國行政管理;2005年06期
6 田國秀;;從抗逆力視角對“問題青少年”實施干預[J];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7 范燕寧;;抗逆力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兩面性特點——以北京市未成年人社區(qū)矯正服刑者的情況為例[J];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8 席小華;王韶坡;;犯罪少年抗逆力的恢復[J];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9 李焯仁;田國秀;;建立抗逆力對抗賭博成癮——香港預防青少年參與賭博的嘗試[J];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11期
10 田國秀;曾靜;;關注抗逆力: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領域的新走向[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李生榮;杜小英;歐俊梅;龐啟華;周強;陶軍;余敖;;國審麥大穗型弱筋小麥新品種綿陽30號的選育[A];2003年全國作物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王勇;陳昱君;馮光泉;劉蕓芝;;三七根腐病與施肥關系試驗研究[A];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楊大旗;;特定電磁波(TDP)服務農(nóng)業(yè)的研究[A];重慶市首屆工程師大會論文集[C];2004年
4 徐寧生;楊建國;;化學調控技術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應用探討[A];云南省作物學會2000—200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4年
5 陳國琛;;蠶豆品種“鳳豆六號”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性及產(chǎn)量構成因素的分析[A];云南省作物學會2000—200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4年
6 胡雪琴;王三根;;6-BA與水稻幼苗抗旱性的關系研究[A];2005年全國植物生長物質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7 龍迪;馬麗莊;;創(chuàng)傷:文化背景中持續(xù)改變的關系過程[A];第四屆泛亞太地區(qū)心理衛(wèi)生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茂春;碳銨不宜作秧田底肥[N];湖北科技報;2002年
2 自治區(qū)消協(xié)供稿;真假種子的識別與鑒定[N];西藏日報;2003年
3 翟洪民;煙草苗床期肥水管理[N];河南科技報;2004年
4 會澤縣經(jīng)作站 陳坤發(fā) 羅繼云;辣椒疫病的綜合防治[N];云南科技報;2004年
5 林勇文 余德億;小菜蛾綜合防治技術[N];福建科技報;2005年
6 呂紀增;立春后油菜要防倒伏[N];農(nóng)資導報;2005年
7 大荔縣農(nóng)技中心 孔瑞仙 王娟玲 李艷榮;沼液浸棉種方法[N];陜西科技報;2005年
8 記者 方秀;省農(nóng)委緊急部署災后自救[N];安徽日報;2006年
9 趙云;高溫陰雨天如何管理蔬菜[N];中國特產(chǎn)報;2006年
10 丁湖廣;食用菌栽培銀耳菌種失控病態(tài)及避免措施(一)[N];福建科技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茜;留守兒童的抗逆力—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留守兒童個案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191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21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