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猝死的尸檢分析
本文選題: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 猝死; 參考:《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9期
[Abstract]:......
【作者單位】: 廣東省佛山科技學院醫(yī)學院病理學教研室 廣東省佛山市公安局刑偵科 廣東省佛山市公安局刑偵科
【分類號】:D91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宏家,孫衍慶,李曉陽,劉愚勇;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形成的生物力學機制的實驗研究—主動脈在體運動與動態(tài)變形分析[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5年03期
2 宋旭東,張慧,秦啟生,孫瑞軍;14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致死的法醫(yī)學鑒定分析[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03年05期
3 董平栓;主動脈夾層診治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喬愛科;李曉陽;張宏家;;主動脈夾層形成、擴展和治療的力學機理[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9期
2 韓清萍;;主動脈夾層動脈瘤48h內病房的急救管理[J];現(xiàn)代護理;2006年06期
3 易文雅;杜紅莉;楊碧芳;黃素鳳;葉常英;曾潔麗;;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的急救監(jiān)護[J];現(xiàn)代護理;2006年14期
4 王有民,王文君,張秦初;主動脈夾層誤診一例并文獻復習[J];臨床誤診誤治;2005年01期
5 呂才模;木拉提·米吉提;;主動脈夾層分離的研究現(xiàn)狀[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6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利新;建立犬主動脈夾層模型的初步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2 潘峰;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假腔壁力學初步分析的動物實驗[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宇揚,米樹華,李志忠;老年人和中青年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臨床異同[J];心肺血管病雜志;1998年03期
2 熊江;血管力學在腹主動脈瘤形成過程中的意義[J];醫(yī)用生物力學;2002年01期
3 汪忠鎬;主動脈夾層和夾層動脈瘤的研究進展[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澤天;;論猝死的法醫(yī)學鑒定[J];華章;2011年14期
2 呂傳海;王鑫淼;;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診斷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15例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年17期
3 常曉燕;姜洪;;運動猝死和運動性暈厥的原因及防治[J];醫(yī)學綜述;2011年11期
4 李國良;雷普平;李利華;李樂;程起;;心臟震蕩致死1例[J];法醫(yī)學雜志;2011年03期
5 楊義耀;王飛;隗志峰;;多層螺旋CT在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夾層的臨床應用價值[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6 周俐;侯衛(wèi)濤;;64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心肌橋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1年09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宋一璇;祝家鎮(zhèn);羅斌;姚青松;梁賞猷;;肥厚性心肌病猝死者心傳導系統(tǒng)病變[A];第五次全國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2 杜飛;李強;楊天潼;楊帆;劉泉;李姍姍;劉良;陳曉瑞;;女性性活動后猝死法醫(yī)學鑒定3例[A];湘鄂贛首屆性與生殖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文賽蘭;湖南地區(qū)106例猝死法醫(yī)臨床病理學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2 謝英;竇房結動脈狹窄與竇房結脂肪、纖維增多、凋亡及猝死的關系[D];四川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0179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2017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