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刑事法治觀念在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以懲治恐怖主義犯罪為視角
本文選題:刑事法治觀念 + 和諧社會。 參考:《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6年05期
【摘要】:合理的刑事法治觀念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就國內外懲治恐怖主義犯罪立法、執(zhí)行措施及政策的現(xiàn)狀,進一步闡明刑事法治觀念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的作用,具有深刻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Abstract]:Reasonable concept of criminal rule of la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t is of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role of the concept of criminal rule of law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and policies of punishing terrorist crimes at home and abroad.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人民法院出版社
【分類號】:D917.6;D91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征漢年;劉玲;;習慣權利基本問題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2 史際春;孫虹;;論“大民事”[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3 翟中東;;法學層面上的刑罰裁量根據(jù)[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4 韓軼;;西方國家的刑罰目的觀及其對我國刑罰目的界定的啟示——兼論懲罰犯罪應界定為我國刑罰目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5 孫曉光;;從家庭本位到個人本位——古代法與近代私法主體之比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6 王圣揚;夏珍珍;;論中國當代傳媒與司法的關系[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7 韓軼;;刑罰目的的實現(xiàn)與緩刑、減刑、假釋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8 楊海坤;曾祥華;;行政過程的社會正當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9 何志鵬;;非社會契約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10 施鵬鵬;;論無罪推定的本質[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秉志;陰建峰;;新中國刑法立法60年——以影響刑法立法的客觀范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李澤明;;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研究[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郭云忠;;檢察權謙抑性的法理基礎[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4 謝望原;鄒兵;;試論民事賠償對不起訴的影響和具體適用[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馮仁強;;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司法適用解讀[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鞏富文;姚宏科;;刑事從寬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黃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與檢察工作[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丁英華;;和諧社會視野下的犯罪被害人補償制度[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楊迎澤;朱全景;;和諧社會、法律監(jiān)督與檢察官職業(yè)培訓[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張黎明;楊國章;;從法秩序利益看檢察權的正當性[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張進德;協(xié)商性司法在西方的興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吳曉暉;論宏觀調控決策的法律調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張玉堂;邊沁功利主義分析法學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夏菲;論英國警察權的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薛磊;當代國際法中的承認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鄧繼好;程序正義理論在西方的歷史演進[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屈怡;湖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村矛盾化解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張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實質課稅主義[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王國濤;納稅人權利保護司法論[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仉義品;量能課稅原則視域下的《企業(yè)所得稅法》[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楊鵬章;非強制性環(huán)境行政執(zhí)法行為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李昀;廢物污染環(huán)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9 安光;論我國公民受教育權的法律保護[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周曉郁;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構[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童偉華;恐怖主義犯罪論綱[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嚴惠;恐怖主義犯罪及其懲治對策[J];時事(時事報告大學生版);2003年04期
3 喻義東;關于我國恐怖主義犯罪刑事化的思考[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王立民;中國的反恐怖立法及其完善[J];探索與爭鳴;2003年03期
5 王立民;反恐立法述評[J];犯罪研究;2003年01期
6 岳平;恐怖主義犯罪特征及對策分析[J];法治論叢;2003年03期
7 喻義東;恐怖主義犯罪原因研析——兼論恐怖主義犯罪研究的方法論[J];行政與法;2005年02期
8 梁曉春;國際恐怖主義犯罪及其刑事處置[J];政法學刊;2003年01期
9 莫洪憲,王明星;我國對恐怖主義犯罪的刑法控制及立法完善[J];法商研究;2003年06期
10 楊學文;;試論恐怖主義犯罪[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明君;李云平;;人性化執(zhí)法與構建和諧社會[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郭曉靜;許月潮;李慧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加快發(fā)展我國天然氣的要求[A];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委員會第十屆學術會議代表論文集[C];2005年
3 孫路寶;;淺議和諧文化[A];努力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領導能力研討會暨2006年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論文集[C];2006年
4 段冬林;李小魯;;論和諧社會構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第二屆全國“科技與社會發(fā)展”中青年南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國雪利;劉惠軍;;積極心理學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蓋玉彪;陳偉;;論和諧社會語境下的軍事司法改革[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7 潘兆康;;和諧社會視野下被害人權利保護的新視角:恢復性司法模式[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8 許寧;;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出獄人保護制度探析[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9 劉曉梅;;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社區(qū)矯正制度的完善[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10 楊崇華;張美英;;刑事政策與和諧社會的建設——以“恢復性司法”為視角[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孟娜;中國加緊研究制定反恐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
2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劉華;法眼聚焦恐怖主義犯罪[N];社會科學報;2002年
3 趙秉志王秀梅;恐怖主義犯罪及其懲治對策[N];法制日報;2003年
4 趙穎 孟昭武;關于恐怖主義犯罪的司法認定及防范[N];人民公安報;2005年
5 記者 王斗斗 見習記者 徐偉;恐怖主義犯罪應視為可引渡罪行[N];法制日報;2006年
6 穆吐;運用法律手段防范與懲治恐怖主義犯罪[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7 華東政法學院副院長 王立民;恐怖主義難以逍遙法外[N];社會科學報;2003年
8 謝望原邋季理華 作者分別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疆財經學院法學院講師;聚焦和諧社會語境下刑事政策五大問題[N];檢察日報;2007年
9 楊耕身;堅決摧毀任何恐怖挑釁[N];東方早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蔣安杰 見習記者 唐俊;我國反恐立法亟需破題[N];法制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贊;懲治恐怖主義犯罪立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2 王青;核恐怖主義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阮傳勝;恐怖主義犯罪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4 譚德宇;當代中國民主發(fā)展中的公民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公民教育[D];復旦大學;2005年
6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5年
7 武君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縣級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8 李曉平;和諧社會的輿論環(huán)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9 趙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內涵與中國知識分子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與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麗;基于和諧社會建設的生態(tài)化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2 楊靜;和諧社會視野中的政府危機管理[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小芳;構建和諧社會的經濟學思考[D];山西大學;2006年
4 顧曉卿;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的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與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郭秋娟;構建和諧社會與企業(yè)社會責任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6 胡濤;和諧社會視角下的社會保障公平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6年
7 劉躍亭;加快鄭州市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8 文大山;構建和諧社會視野下中國非政府組織的發(fā)展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9 任占弟;和諧社會建構中的新市民培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楊鋒;執(zhí)政黨與民間組織關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868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98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