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制度及其借鑒
本文關鍵詞: 加拿大 未成年人犯罪 量刑 借鑒 出處:《青少年犯罪問題》2010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加拿大通過《青少年刑事司法法》建立的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制度,是對《青少年犯罪法》的改革與發(fā)展,其中的量刑基本準則和量刑考慮因素,為少年法庭適用刑罰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指引。審前報告引入量刑辯論程序以及多方參與的量刑會議,則有助于法庭決定公正、恰當的刑罰。在新的量刑制度規(guī)范下,非監(jiān)禁刑在量刑時得到普遍適用,犯罪少年被處以監(jiān)禁刑的比例明顯降低。這種以平衡犯罪少年合法權益與公共利益保護的量刑制度安排,對我國未成年刑事案件的審判具有可資借鑒之處。
[Abstract]:The sentencing system for juvenile delinquency established by Canada through the Juvenile Criminal Justice Act i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Juvenile Delinquency Act, in which the basic sentencing criteria and sentencing considerations. It provides clear legal guidance for juvenile court to apply penalty. Pre-trial report introduces sentencing debate procedure and multi-participation sentencing meeting, which helps the court to decide justice. Appropriate penalty. Under the new sentencing system, the non-custodial penalty is widely used in sentencing. The propor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being sentenced to imprisonment is obviously reduced. This sentencing system arrangement, which balances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with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interes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trial of juvenile criminal cases in China.
【作者單位】: 廣東嘉應學院政法學院;
【分類號】:C913.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鵬;;讓世界認識真實的西藏——如何把握涉藏外宣話語權的思考[J];中國國情國力;2010年02期
2 胡光耀;;加拿大藥品管理有辦法[J];質量探索;2010年Z1期
3 陳霞明;;美國“積極行動”的司法審查評析[J];云夢學刊;2010年01期
4 俞亮;張馳;;關于構建有中國特色少年法院的思考[J];中國青年研究;2010年01期
5 賈宇;;北極地區(q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探析[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梅宏;王增振;;北極海域法律地位爭端及其解決[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7 謝燕;;多元文化政策中的民族國家構建——讀《少數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和公民》[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10年01期
8 張金燕;;閆磊:在洋人的鍋里找飯吃[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10年01期
9 秦阿琳;;性別、移民與社會工作介入——加拿大新移民婦女社會支持網絡的重構[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10 桑麗;母利娜;;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J];理論導刊;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輝;;分析KELK測寬儀在珠鋼CSP生產線上的檢測方法[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劉一凡;趙克洋;李小勇;;基于Croweldraw制作地圖發(fā)排技術探討[A];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中南分網第二十四次學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鑫偉;;衛(wèi)星通信產業(yè)2009年發(fā)展綜述[A];第六屆衛(wèi)星通信新業(yè)務新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許家銘;;論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矯正[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1輯)[C];2010年
5 陳胤敏;;自行研制耐溶劑試驗儀[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09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Knud Buhl;;歐盟養(yǎng)豬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與應用[A];全球豬業(yè)論壇暨2009中國豬業(yè)發(fā)展大會論文集[C];2009年
7 皮特.斯密柱;;世界種豬育種最新進展與中國的種豬市場[A];全球豬業(yè)論壇暨2009中國豬業(yè)發(fā)展大會論文集[C];2009年
8 要振生;;略論杜威的素質教育觀[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9 馬艷云;;澳大利亞教育質量監(jiān)測述評[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10 宋一同;宋永忠;;加入WTO背景下的中國傳統(tǒng)醫(yī)醫(yī)藥在國際技術市場狀況[A];第五屆整脊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鳳舉;白山市檢察院“三個表率”催生新變化[N];北方法制報;2010年
2 郭玉峰;基層檢察機關如何為新農村建設服務[N];承德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馬利民;檢調對接為悔罪者找到“后悔藥”[N];法制日報;2010年
4 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何玉平;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N];廣安日報;2010年
5 本報實習生 郭睿卿;學者認為“檢調對接”不能突破法律規(guī)定[N];工人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李華 通訊員 康新文;檢徽,在威遠樓下閃光[N];甘肅法制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張[? 通訊員 李宏德 吳榮芳;從最高榮譽看“品牌”創(chuàng)造成功之路[N];甘肅法制報;2010年
8 馬世雄;關心問題少年 邀請代表把脈[N];檢察日報;2010年
9 唐山市人民檢察院 吳正法;遏制刑訊逼供的五個途徑[N];檢察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吳貽伙 通訊員 謝海紅;青少年違法犯罪大多有前兆[N];檢察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與對外貿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2 馬鵬飛;刑事證據開示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向燕;搜查與隱私權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4 王曉宇;開墾種植對草地生產力及土壤影響的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9年
5 姒鷺;行政倫理法治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6 陳剛;昆明杯冠藤和Pfaffia glomerate的化學成分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9年
7 王波;中國木質家具產業(yè)國際競爭力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9年
8 牛冬燕;應用噬菌體控制牛及其飼養(yǎng)環(huán)境中大腸桿菌O157:H7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9 孔祥立;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10 黃梓銘;餐盒業(yè)者衛(wèi)生自主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宇潔;從傳統(tǒng)石庭走向現代石景[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2 李慧媛;在聲樂學習實踐中感悟民族新唱法的“聲”、“字”、“情”[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3 陳妍;論未成年犯在刑事訴訟中的權利保障[D];吉林大學;2010年
4 孔慶民;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適用緩刑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5 劉毅;論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滅制度的構建[D];山東大學;2010年
6 米丹;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司法預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崔可成;普通累犯制度淺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8 趙恒;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罰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9 高潮;試論獨立量刑程序框架下的證據運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10 范琦;論我國量刑程序之構建[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4938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49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