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宏觀環(huán)境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犯罪的宏觀環(huán)境因素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青少年犯罪 社會結構 社會制度 社會意識 原因分析
【摘要】:從青少年犯罪現(xiàn)象中抽象出影響青少年犯罪的宏觀環(huán)境因素有利于發(fā)掘青少年犯罪的深層原因,從而為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提供治本之方。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不合理的社會分化、唯西方語境下的自由主義思想、學校教育目標的異化、社會本身對暴力和權力的隱性崇拜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都對當代中國青少年犯罪起到某種推波助瀾的作用。對于青少年犯罪,社會更主要的工作不是"鎮(zhèn)壓",而是"治療"。
【作者單位】: 中共中央黨校;
【關鍵詞】: 青少年犯罪 社會結構 社會制度 社會意識 原因分析
【基金】:共青團北京市委2010年度研究課題“青少年違法犯罪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C913.5
【正文快照】: 當前我國青少年犯罪的高發(fā)性、低齡化、暴力化、團體化和智能化等現(xiàn)象已經(jīng)成為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社會安定和諧的重要因素。學術界對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兩個范式:一是集中在定量研究上,即以法院判決為依據(jù)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形勢、特點進而探求犯罪原因;二是集中在微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煥武;關于青少年犯罪問題的調查[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Z1期
2 馬結;論我國青少年犯罪預防[J];政法論壇;1980年03期
3 薩米爾·阿明;非洲二十年來的經(jīng)濟變化[J];西亞非洲;1980年02期
4 張毓熙;西亞非洲新書簡介[J];西亞非洲;1980年05期
5 田中和夫;郭梁;;馬來西亞的第三個五年計劃(1976—80年)[J];南洋資料譯叢;1980年01期
6 羅碧云;;亞細亞生產(chǎn)方式的討論以及我對它的理解[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7 默文·馬修斯;毛振琥;;蘇聯(lián)社會學[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80年04期
8 費爾南多·岡薩雷斯;談云;;杜帕克·阿瑪魯回來了[J];世界民族;1980年02期
9 J·皮特-季維斯;王陽;;中美洲和安第斯山地區(qū)的種族、膚色和階級[J];世界民族;1980年04期
10 黃振;;階級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真正動力是階級斗爭[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銘遠;;我國的居住文化及其民族性[A];民族學研究第九輯[C];1990年
2 陳堅;;建立新的具有前瞻性的農(nóng)民養(yǎng)老制度[A];老年學論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齡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選[C];1995年
3 劉德昌;;對西江苗族文化現(xiàn)象的思考[A];苗學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4 張堅;;家庭與家庭養(yǎng)老[A];婚姻·家庭·老人論文集[C];1994年
5 衣奮強;李康熙;;九十年代山東省農(nóng)村未成年人犯罪基本狀況及對21世紀初期趨勢預測[A];依法治國專題研究——司法改革與依法治國理論研討會、中國農(nóng)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6 葉南客;;跨世紀的探索——論中國特色的老年社區(qū)服務體系建設[A];江蘇老年社區(qū)服務——學習貫徹老年法暨老年社區(qū)服務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7 王國瓔;;李白的俠客形象[A];唐代文學研究(第五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成立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暨第六屆年會論文集[C];1992年
8 尹一橋;;青少年UO楲的生理因素[A];青少年違法及藥物濫用防治對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9 郭翔;;中W大杧的青少年犯罪UO楲[A];青少年違法及藥物濫用防治對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10 車煒堅;;香港青少年犯罪的榐型及崹勢[A];青少年違法及藥物濫用防治對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俞李;別讓電子游戲機成為公害[N];安徽經(jīng)濟報;2000年
2 褚爾嘉;輟學是青少年犯罪誘因[N];北京日報;2000年
3 記者 董豫;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N];中國婦女報;2000年
4 記者 梁洪波;青少年犯罪勢頭急[N];中國婦女報;2000年
5 記者 翟帆;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獻策[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史習燕;《青少年犯罪與治理》一書出版[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記者 陳強;河南青少年活動場所建設納入“十五”規(guī)劃[N];中國教育報;2000年
8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 王丙乾;希望老同志投身到關心下一代事業(yè)中來[N];中國老年報;2000年
9 趙玲;家教中de大學問[N];中國人口報;2000年
10 黃濱清;關注青少年犯罪[N];福建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懷連;邊緣性:中國社會結構性質分析,以重慶·合川市為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馬福云;當代中國戶籍制度變遷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劉鵬;結構性腐敗論綱[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盛險峰;五代典章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孫宏;中國城市化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6 謝小平;轉軌期我國社會結構變遷的博弈分析[D];西北大學;2003年
7 張曉瓊;變遷與發(fā)展[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8 陳龍海;中國古代“線的藝術”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9 宋文新;我國農(nóng)業(yè)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10 車效梅;中東伊斯蘭城市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青林;當代日本大眾文化管窺[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孫文營;論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趨勢、困境與出路[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3 白蘊芳;市場化進程中的階層分化及春對政治發(fā)展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吳清;緩解我國城鄉(xiāng)就業(yè)矛盾的途徑與對策[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5 雷家金;縣域非公有制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6 陳國忠;從世襲到流動:中國上古時期等級制度演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楊穎;黑龍江墾區(qū)城鎮(zhèn)化問題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8 曾幸福;啟動我國農(nóng)村市場的探討[D];暨南大學;2001年
9 初福玲;城市社區(qū)服務體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10 邱均;電影的傳播過程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0528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gongan/105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