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lián)解體以后烏克蘭共產黨的發(fā)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02:51
就綜合實力而言,烏克蘭共產黨(以下簡稱“烏共”)是獨聯(lián)體國家中僅次于俄羅斯聯(lián)邦共產黨的第二大共產黨組織,成立于1918年7月。1991年7月之前烏共作為蘇聯(lián)共產黨的組成部分而存在,是形式上獨立的政黨。蘇聯(lián)解體以后,在烏克蘭重建、新生的眾多政黨當中,烏共成為一支引人注目的政治力量。在短短的十幾年里,它經歷了被禁、重建、興盛、勢衰等發(fā)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該黨因綱領明確、旗幟鮮明、組織完備等原因而迅速崛起,連續(xù)兩屆議會選舉支持率最高,成為無可爭辯的第一大議會黨團。進入新世紀以來,受黨內外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烏共逐步由興盛走向衰落,在國家政治格局中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目前烏共仍是烏克蘭最大、最有影響的左翼反對派政黨,它的興衰榮辱貫穿于烏克蘭十幾年轉型的歷史過程之中,并對烏克蘭社會政治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烏共的曲折歷程值得了解,烏共的理論與主張值得研究,烏共的未來值得關注。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對蘇聯(lián)解體以后烏共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系統(tǒng)歸納。弄清解體以后烏共的歷史,是研究烏共其他方面的基本前提。文中盡量把蘇聯(lián)解體以后烏共發(fā)展歷程中的大事、要事,給以準確、精煉的闡述。這一章基本上是以烏共參加議...
【文章來源】:南開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蘇聯(lián)解體以后烏克蘭共產黨的發(fā)展歷程
第一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的被禁與重建
1.1.1 烏共的被禁過程
1.1.2 烏共的重建過程
第二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的興盛時期
1.2.1 烏共與1994年議會選舉
1.2.2 烏共與1998年議會選舉
1.2.3 烏共與1999年總統(tǒng)大選
第三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的勢衰時期
1.3.1 烏共與2000年“天鵝絨革命”
1.3.2 烏共與2002年議會選舉
1.3.3 烏共與2004年總統(tǒng)大選
1.3.4 烏共與2006年“議會執(zhí)政”聯(lián)盟
1.3.5 烏共與2007年議會提前選舉
第二章 烏克蘭共產黨的理論和政策主張
第一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的基本理論
2.1.1 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與啟示
2.1.2 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的原因
2.1.3 關于對烏克蘭工人階級的分析
第二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的主要政策主張
2.2.1 關于國家經濟改革的方針
2.2.2 關于國家政治體制的設想
2.2.3 關于國家對外關系的戰(zhàn)略
第三章 烏克蘭共產黨發(fā)展中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
第一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發(fā)展中面臨的挑戰(zhàn)
3.1.1 烏共背負著沉重的歷史與精神包袱
3.1.2 支持烏共的選民整體呈下降趨勢
3.1.3 烏共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
3.1.4 烏共自身建設存在著嚴重問題
第二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發(fā)展中面臨的機遇
3.2.1 有利的國內政治經濟形勢
3.2.2 略有回升的選民支持率
3.2.3 有聯(lián)合左翼與團結中派的可能
3.2.4 烏共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一 彼得·西蒙年科(簡介)
附錄二 烏克蘭共產黨綱領(縮寫版)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橙色革命”前后的烏克蘭私有化[J]. 丁軍. 國外理論動態(tài). 2008(04)
[2]東山再起的烏克蘭共產黨[J]. 王福興.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1999(04)
[3]烏克蘭憲法[J]. 于洪君. 外國法譯評. 1997(01)
本文編號:3320852
【文章來源】:南開大學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蘇聯(lián)解體以后烏克蘭共產黨的發(fā)展歷程
第一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的被禁與重建
1.1.1 烏共的被禁過程
1.1.2 烏共的重建過程
第二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的興盛時期
1.2.1 烏共與1994年議會選舉
1.2.2 烏共與1998年議會選舉
1.2.3 烏共與1999年總統(tǒng)大選
第三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的勢衰時期
1.3.1 烏共與2000年“天鵝絨革命”
1.3.2 烏共與2002年議會選舉
1.3.3 烏共與2004年總統(tǒng)大選
1.3.4 烏共與2006年“議會執(zhí)政”聯(lián)盟
1.3.5 烏共與2007年議會提前選舉
第二章 烏克蘭共產黨的理論和政策主張
第一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的基本理論
2.1.1 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與啟示
2.1.2 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的原因
2.1.3 關于對烏克蘭工人階級的分析
第二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的主要政策主張
2.2.1 關于國家經濟改革的方針
2.2.2 關于國家政治體制的設想
2.2.3 關于國家對外關系的戰(zhàn)略
第三章 烏克蘭共產黨發(fā)展中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
第一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發(fā)展中面臨的挑戰(zhàn)
3.1.1 烏共背負著沉重的歷史與精神包袱
3.1.2 支持烏共的選民整體呈下降趨勢
3.1.3 烏共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
3.1.4 烏共自身建設存在著嚴重問題
第二節(jié) 烏克蘭共產黨發(fā)展中面臨的機遇
3.2.1 有利的國內政治經濟形勢
3.2.2 略有回升的選民支持率
3.2.3 有聯(lián)合左翼與團結中派的可能
3.2.4 烏共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一 彼得·西蒙年科(簡介)
附錄二 烏克蘭共產黨綱領(縮寫版)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橙色革命”前后的烏克蘭私有化[J]. 丁軍. 國外理論動態(tài). 2008(04)
[2]東山再起的烏克蘭共產黨[J]. 王福興.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1999(04)
[3]烏克蘭憲法[J]. 于洪君. 外國法譯評. 1997(01)
本文編號:33208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llw/33208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