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游民的改造
發(fā)布時間:2017-09-29 05:39
本文關鍵詞: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游民的改造
【摘要】:游民問題一直是一個重大問題。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游民進行了改造。本文從游民的相關概念談起,闡釋了游民以及游民文化的涵義、特點。中國共產黨對游民的改造有其深厚的歷史背景,對游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及改造措施,這些措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對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游民進行改造的再認識,從中可以窺到,游民改造工作取得了很大效果,同時這些工作也存在缺陷,也為游民改造工作留下一些啟示:充分認識游民文化的隱蔽性,實現從游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轉變。
【關鍵詞】:游民 游民改造 游民文化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232
【目錄】: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緒論7-13
- 一、研究緣起與選題意義7-8
- 二、研究現狀8-11
- 三、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及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游民與游民文化13-23
- 第一節(jié) 游民的歷史演進13-17
- 一、作為社會主要亂源的流民13-14
- 二、曾經輝煌的游士階層14-15
- 三、有貴族遺風的游俠15-16
- 四、城市游民的興起16-17
- 第二節(jié) 游民的類型與特點17-21
- 一、游民的涵義17-18
- 二、游民的分類18-20
- 三、游民的特點20-21
- 第三節(jié) 游民文化21-23
- 一、游民文化的涵義21
- 二、游民文化的特點21-23
- 第二章 建國初期游民改造的歷史背景23-29
- 第一節(jié) 近代中國游民的產生23-24
- 一、清王朝的腐朽沒落與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的“組合”效應23-24
- 二、人多地少的矛盾以及各種天災人禍的客觀因素24
- 三、國家對人口控制的松弛24
- 第二節(jié) 建國前后游民狀況24-29
- 一、游民占人口的比例24-25
- 二、游民的生活狀況25-27
- 三、游民對基層社會秩序的影響27-29
- 第三章 新生人民政權對游民的改造29-37
- 第一節(jié) 中共游民改造政策29-30
- 第二節(jié) 對游民的改造過程30-33
- 一、抓捕盜匪、小偷,穩(wěn)定社會環(huán)境30-31
- 二、對乞丐的收容改造31
- 三、對妓女的改造和安置31-32
- 四、對其他游民及其組織的處理32-33
- 第三節(jié) 游民改造成效33-37
- 一、政治效果33
- 二、經濟效果33-34
- 三、社會效果34-37
- 第四章 建國初期游民改造的歷史經驗37-45
- 第一節(jié) 游民改造的工作經驗37-39
- 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37-38
- 二、思想教育和勞動改造相結合38-39
- 三、做好就業(yè)安置39
- 第二節(jié) 游民改造工作的缺陷39-42
- 一、對游民的性質認識模糊39-40
- 二、把游民排斥到城市之外40-41
- 三、社會動員不足,宣傳不夠41-42
- 第三節(jié) 游民改造工作的啟示42-45
- 一、充分認識游民文化的隱蔽性42-43
- 二、游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轉變43-45
- 第五章 結論45-47
- 參考文獻47-51
-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51-53
- 致謝53-55
- 個人簡歷55-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承旭;1949年至1950年北京市的移民工作[J];北京黨史;2005年05期
2 廖勝平;;北京游民改造(1949—1953)的績效分析[J];北京黨史;2012年01期
3 肖星;;游民與社會的問題[J];成都師專學報;1990年02期
4 王學泰;;歷史上的游民治理[J];小康;2006年09期
5 阮清華;;建國初期上海廢娼運動再認識[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6 湯水清;;新中國成立初期游民的安置和改造——以上海為中心的考察[J];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11期
7 張同心;;單位社會下的游民:建國初期上海市游民治理[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8 阮清華;;游者無疆——近代上海的游民問題處理[J];近代史學刊;2009年00期
9 孫堯奎;;中國的游民文化傳統[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10 王學泰;趙誠;;游民文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2007年01期
,本文編號:9403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94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