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理論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14 13:04
本文關鍵詞: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理論實踐研究
【摘要】:腐敗問題是任何政黨都不能回避的重大問題。反對腐敗是黨的建設極為重要的內容,對黨的長期執(zhí)政具有重大意義。當前,由于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各種利益矛盾凸顯,腐敗問題更加嚴峻。反對腐敗,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將“純潔性”作為黨的建設的主線,并明確指出: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隨后,黨中央開展反腐敗專項斗爭,取得重大勝利,贏得黨心、民心,有關反腐倡廉的研究也成為學界的研究熱點。反腐敗斗爭貫穿中國共產黨的每個歷史階段。而建國初期的反腐敗是中國共產黨反腐敗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的反腐倡廉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重要價值。1949—1956年是中國共產黨首次執(zhí)政全國的重要時期,在內外環(huán)境發(fā)生轉變的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抓好反腐敗斗爭,是保持黨的純潔性,鞏固新生政權的重大課題。建國初期的反腐敗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中國共產黨歷史地位與客觀環(huán)境、黨的隊伍的新變化以及社會各界對黨的廉潔度的期望使得這一時期的反腐敗尤為緊迫。同時,建國初期各種制度、法規(guī)的不完善為反腐敗帶來考驗。中國共產黨人吸取過往舊政權腐化滅亡的教訓,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反腐理論,提出了許多符合新中國實際的反腐思想。這些反腐敗思想為建國初期的反腐敗實踐活動提供了理論支撐。增產節(jié)約運動揭開了新中國反腐敗的序幕,從“三反”運動到新“三反”運動,建國初期的反腐敗開展得轟轟烈烈,有力地打擊了貪腐分子,凈化了黨風,蕩滌了新中國的污泥濁水。從嚴治貪、真抓實干,建國初期的反腐敗斗爭取得了預期成效,其中一些寶貴的經驗仍有借鑒價值。但是,這一時期的反腐敗斗爭由于歷史局限性也存在不足之處。因此,要全面把握反腐敗的實踐過程,深刻理解反腐敗理論對反腐敗實踐過程的推動作用及對反腐敗斗爭開展的積極效用。在此基礎上,系統(tǒng)總結建國初期反腐敗斗爭的經驗和不足,以此來探索新時期反腐敗斗爭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建國初期 中國共產黨 反腐敗 理論與實踐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262.6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導論8-17
- (一) 研究緣由和意義8-9
- (二) 研究現狀及趨勢9-15
- (三)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之處15-17
- 一、建國初期(1949—1956)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的特殊歷史背景17-25
- (一) 中國共產黨歷史地位的變化對反腐敗提出的新要求17-19
- 1. 客觀地位與環(huán)境的新變化17-18
- 2. 黨的隊伍的新變化18-19
- 3. 社會各界對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廉潔度的新期望19
- (二) 新中國在制度建設方面存在的若干問題對反腐敗的考驗19-22
- 1. 黨政體制不完善20
- 2. 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20-21
- 3. 供給制下的弊端21-22
- (三) 過往舊政權因腐化墮落而滅亡的教訓對中共新政權的啟示22-25
- 1. 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進城腐化潰敗的歷史教訓23-24
- 2. 國民黨政權崩潰的警示24-25
- 二、建國初期(1949—1956)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的理論淵源與理論設計25-35
- (一) 中國共產黨反腐敗斗爭的理論淵源25-27
- 1. 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反對腐敗、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思想25-26
- 2. 列寧反腐敗、保持黨的純潔性的思想26-27
- (二) 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的理論設計27-35
- 1. 建國前夕中國共產黨人的反腐敗預警思想27-29
- 2. 毛澤東的反腐防變理論29-32
- 3. 劉少奇等其他黨的領導入的反腐敗思想32-35
- 三、建國初期(1949—1956)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的實踐過程35-48
- (一) 反腐蝕斗爭的序幕——開展全面增產節(jié)約運動35-37
- 1. 中國共產黨開展增產節(jié)約運動的考量和舉措35-37
- 2. 增產節(jié)約運動拉響“三反”警報37
- (二) 雷厲風行的“三反”運動37-43
- 1. “三反”運動的前夜——東北的腐敗形勢38-39
- 2. “三反”運動的發(fā)起39-40
- 3. 反貪、肅貪——打虎戰(zhàn)役的開展40-43
- 4. “三反”運動的成果43
- (三) 新“三反”運動43-48
- 1. 新“三反”運動的緣起44
- 2. 新“三反”運動的實踐過程44-45
- 3. 新“三反”運動的效用影響45-48
- 四、建國初期(1949—1956)中國共產黨反腐敗的經驗、不足與啟示48-59
- (一) 卓有成效的反腐經驗48-51
- 1. 從嚴治貪、敢于碰硬48-49
- 2. 最高領導層身體力行、真抓實干49-51
- 3. 依靠人民群眾,營造反腐的社會氛圍51
- (二) 反腐敗斗爭中存在的不足51-54
- 1. 未能完全擺脫戰(zhàn)爭年代群眾運動的思維模式52
- 2. 反腐硬拉指標,規(guī)定死板52-53
- 3. 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冤假錯案53-54
- (三) 現實啟示54-59
- 1. 反腐敗要避免群眾運動的形式54-55
- 2. 反腐斗爭要置于制度、法律的框架內進行55-56
- 3. 要將反腐倡廉建設與執(zhí)政黨建設相結合56-57
- 4. 反腐敗斗爭需要傳統(tǒng)媒介與新媒介相結合57-59
- 結束語59-60
- 參考文獻60-65
- 讀研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65-66
- 致謝66-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鐵群;;建國初期毛澤東的反腐敗思想[J];黨史研究與教學;1993年03期
2 謝建美;;簡論劉少奇對加強黨內制度反腐建設的重要貢獻[J];福建黨史月刊;2012年12期
3 張茹;王進;;建國初期中共反腐倡廉建設及其啟示[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4 趙鐵鎖;;建國初期毛澤東關于執(zhí)政黨建設的理論貢獻[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5 廖顯輝;;中國共產黨保持純潔性思想探源[J];湖湘論壇;2012年04期
6 王偉;鄒世享;;建國初期毛澤東反腐敗思想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05期
,本文編號:5411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4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