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研究:定位、框架與趨勢
本文關鍵詞:黨建研究:定位、框架與趨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長期以來,黨建研究形成了三個不同學科定位:作為一項工作的黨的建設、作為一門學科的黨的建設、作為一個研究對象的黨的建設,以及兩個基本框架:黨群關系、黨-國家-社會。今后,黨建研究可以從三個不同定位及兩個基本框架入手,進一步推進國內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對話與交流,推進境內外學者對話與交流,努力拓展黨建研究的領域與深度,產(chǎn)生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好作品、好成果,在服務于中國共產(chǎn)黨治國理政的同時,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故事。
【作者單位】: 中央黨校黨建部;
【關鍵詞】: 黨的建設 黨群關系 黨-國家-社會
【基金】:2015年度馬工程重大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階段性成果(編號:2015MZD061)
【分類號】:D26
【正文快照】: 近年來,黨的建設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一門顯學。得益于不同學科或工作背景的研究人員參與,黨建研究呈現(xiàn)出多視野、多角度、“百花齊放”的態(tài)勢,產(chǎn)生了許多研究成果,有一些成果具有相當?shù)那把匦?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探索黨治國理政的基本規(guī)律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為了進一步推進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澤民;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加強黨的建設[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0年06期
2 韓強;黨的建設研究的一部力作——評《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理論研究》[J];理論學刊;2000年05期
3 楊皓;按照“三個代表”要求研究解決黨的建設的新課題[J];求實;2000年08期
4 周知民;走向21世紀黨的建設理論研究[J];長白學刊;2000年02期
5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J];廣西黨史;2000年03期
6 李德元;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全面加強黨的建設[J];黑龍江金融;2000年08期
7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J];價格與市場;2000年06期
8 張榮臣;以積極的姿態(tài)看待因特網(wǎng)對黨的建設的影響[J];科學社會主義;2000年05期
9 ;緊密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加強黨的建設[J];理論學習與研究;2000年03期
10 ;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加強黨的建設[J];稅務;200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亞丁;;黨的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根本保證[A];光輝的歷程 寶貴的經(jīng)驗——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的建設主要成就與經(jīng)驗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信息化發(fā)展對黨的建設的影響問題研究[A];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黨建研討會論文選編(下冊)[C];2011年
3 張文鏑;;試論信息化時代黨的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A];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黨建研討會論文選編(上冊)[C];2011年
4 張賀福;;新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綱領性文獻——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體會[A];新中國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5 陳實;陳明揚;;繼續(xù)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A];貴州省科學社會主義暨政治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鄭科揚;;光輝的歷程 寶貴的經(jīng)驗——改革開放30年黨的建設的回顧與思考[A];改革創(chuàng)新鑄輝煌——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改革開放30年廣東黨的建設實踐與思考[A];改革創(chuàng)新鑄輝煌——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虞云耀;;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的寶貴經(jīng)驗[A];光輝的歷程 寶貴的經(jīng)驗——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的建設主要成就與經(jīng)驗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王繼元;張忠義;;鄧小平同志對新時期黨的建設的理論創(chuàng)新及其歷史作用[A];光輝的歷程 寶貴的經(jīng)驗——新中國成立60年來黨的建設主要成就與經(jīng)驗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林學啟;;改革開放對黨的建設的效應分析——一種科學發(fā)展觀的視角[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3)[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民政部檔案資料館 曹國英;積極推進村民自治有利農(nóng)村黨的建設[N];人民日報;2000年
2 記者 田麗 見習記者 梁軍;轉變機關作風 構建和諧機關 扎實推進機關黨的建設[N];西藏日報;2007年
3 本報評論員;全面推進軍隊黨的建設[N];解放軍報;2007年
4 采油六廠試驗大隊調研員 楊永順;健全制度 立足發(fā)展 不斷加強基層黨的建設[N];大慶日報;2007年
5 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副主任 李烈滿;黨的建設要體現(xiàn)和貫徹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N];福建日報;2007年
6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區(qū)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教授 陸滬根;黨的建設要充分體現(xiàn)科學發(fā)展觀新要求[N];文匯報;2009年
7 記者 蘭鋒;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為加快海西建設提供堅強保證[N];福建日報;2009年
8 國防大學研究員 季明;黨的建設是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N];寧波日報;2009年
9 ;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N];揚州日報;2009年
10 記者 王莉 毛娜 馮驥 曉勇;結合工作實際 加強黨的建設[N];西藏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楊麗梅;新中國成立初期四川黨的建設研究(1950-1954)[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2 彭宏杰;先進文化與黨的建設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楊志超;黨的建設科學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4 侯典明;江澤民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5 張賡;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價值與弘揚創(chuàng)新[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海濤;黨的建設科學發(fā)展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陳華偉;國家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視域下的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3 劉瑞洋;高校黨的先進性建設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4 張喬;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研究[D];中共陜西省委黨校;2015年
5 牛琨;改革開放時期黨的建設科學化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5年
6 孫棟;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黨的建設創(chuàng)新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7 郭霞;劉少奇對黨的建設的探索歷程及卓越貢獻[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鄭曉軍;黨的建設科學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9 江燕;新時期黨的建設目標思想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3年
10 耿文穎;黨的建設科學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黨建研究:定位、框架與趨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10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501025.html